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是为了有导航站而做的导航站,而不是为了服务有导航需求的人而做的导航站。里面欠缺很多实质的便利性,“导航”流于表面。
假如想看新闻资讯,“我从你的导航站里筛选一个个目标站点”跟“我在搜索引擎里筛选一个个结果链接”异曲同工。通常到某个陌生的站点更多是为了解决问题,大多是内容为导向,而不是站点为导向,如果是后者还有更方便的书签呢。
导航站的存在是几个时代因素促成的:行业野蛮生长各领域尚未形成垄断、网民上网行为习惯还没固化、互联网入口单一等,现在早已过时。
如果有兴趣发展,下面是我的建议:
- 集中精力做对程序员真正有用的板块。别搞什么新闻、财经、娱乐,就做求偶、技术、就业、润话题等方面。
- 版面上做信息聚合展示。举个例子,比如你有一个就业的板块,不要挂各种社区的链接,而是把 V2 、电鸭之类的招聘信息拉出来滚动播放,点击即可进入相关帖子。
- 在导航相关的功能上做便捷创新。比如面试查找攻略会针对性地在 XHS 搜索,失业找抱团会弹出各种 VXQ 二维码。
这两个地方我都很熟悉。如果是谋发展,给再多钱也不要呆惠州,退休买房养老倒是可以。
不止编程工作,任何工作最心累的都是“无法多劳多得”。
- 额外加班被当做理所应当。
- 极致的追求只得孤芳自赏。
- 推倒重来竟是为决策背锅。
- 24HOnCall 到头还是客死他乡。
钱没拿多少,激情没了,青春没了,人没了。
这实际上是个很宽泛的问题,关键是,你怎么定义算法工程师?
从字面来说,算法工程师肯定要考虑工程能力,它甚至是该职业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在高度分工的体系中,算法工程师就是区别于算法研究员的一线实施,负责算法落地,着重实现、应用、调校。要不要相应的理论基础取决于工作模式——是单干还是协同。
而现实是,大部分相关公司不会有自己的算法研究员,基本上是产学研三合一,算法工程师又要搞理论又要写代码担子自然重了,给了人一种啥都要会的错觉。
喜欢历史故事?推荐 B 站 Up 浪花姜的按朝代排列的书单( BV1Et42157PN )。
喜欢历史?推荐 App 全知识,没有比它更牛 B 的历史知识库了。
有用,但在局限的环境内,性价比不如发展其他维度高。
说到底,技术这张牌,单出很薄弱,再大你也只能管同类。何况还是在电力,天花板有限,充其量是张 9 。
电脑慢浪费我工作时间了 N
电脑慢耽误老板您赚钱了 Y
制造业常这么干,个人就曾“支援”过工厂,干的是出货前打包,搬设备,纯体力活,半天就累得不行。OP 是采购岗,供应链的一环,去工厂“支援”,个人觉得比软件工程师去跨工种更合理。
关键在于这种“支援”的频率,次数很能说明问题。有的是熟悉环境轮岗性质的、有的确实是排期出问题人手不足临时支援的、有的纯粹是领导工具化员工的结果...
按照 OP 的说法,要么领导有意搞服从性测试,要么公司经营出了问题。对于实体产品公司,工厂端 [频繁] 出现问题是 [系统性] 、 [灾难性] 、 [影响深远] 的。
本来写了一长串,删了,还是简明扼要点吧。
- 重新排版,挑个紧凑布局的模板重新写。
- 加上大学时的获奖/项目经历。(增加科班区分度)
- 重写项目经验。上一节刚讲完“无缝切换视频流”下一节就讲“支付”、“订单列表”,然后到末尾又绕回“接入支付”。行文混乱、观点重复、让人难以定位你的角色,问题很大。(技术经验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 去掉诸如“利用 Vue.extend 将多种类型...浏览个体信息”这类细到代码实现层面的描述,别迫不及待地把有的东西全吐出来让人过早地探到你的底,给可能的面试者留一点想象空间。(提高专业性、适当留白)
- 有价值的开源项目写到项目经验中,多从宏观数据——如 stars 、捐献者、合作企业等方面表达其重要性。(软实力/多维度竞争力加分)
OP 列出来的基本工资和股权许诺并不足以让人建立起对你的信任。
首先是对你能力的信任:
1. 你有创业成功的经验吗?
2. 你有已经验证的商业模式/路径吗?
3. 你有齐备的初期资源吗?
4. 你有维持项目持续运营的资金链条吗?
5. 你有足够的抗风险/抗压能力吗?
6. 你有人事与业务的管理经验吗?
然后是对你诚信的信任:
1. 怎么保证不会狡兔死走狗烹?
2. 怎么保证你不会携项目跑路?
3. 怎么保证你不会暗自转移资产?
4. 怎么保证项目事务透明?
5. 怎么保证失败时无责退出?
对于一个每个月领 1W 的技术,你的条件有那么高的溢价来买他上面这些缺失的信任感吗?别拿股价说事,你就老老实实招个打工仔,然后薪资乘个 5 ( 2.5W ),即使项目很快流产,向往的人也是很多的。
在 B 站上有关注一个小孩子。68 ( 1 岁)-85 ( 3 岁)-92 ( 4 岁),确诊矮小。
对比之下 99 ( 4 岁),综合父母身高,应该还算正常。当然,一切以医生诊断为准。
我做反馈控制算法(类似于现在 AI 方面的神经网络),因为需要适配不同的设备,所以需要手写算法的情况还蛮多,就你的疑问简单说说个人(领域)经验。
- 那些手写算法的工作是怎么样的?会像大学数学课一样写满几个白板,然后彼此热烈讨论思路吗
还是下班的时候也会拿着纸不停的写着证明公式?
通常决定使用一个新的算法是从实际情况的缺陷以及对该缺陷解决方案的猜想开始的,用一个或者多个粗糙的模型的模型来简单验证大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不会经过严谨的数学证明,没有“写满大白板、纸”那么夸张。比如积分号能否交换、余项能否忽略、是否有特殊取值在数学上要写清楚的,在算法考察中一律当作显然、期望为 0 的扰动、系统误差等。总体以解决问题、能用为导向。
至于往后会不会升华成研究论文,这个说不定。有的同事有余力,上头需要科研指标,想起来了可能会写写报告。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本人烂在肚子里面。
该如何考虑下一站?搞错了吧。
[要沉下心来好好补足各种八股知识点,接受薪资大砍] -> [从内心上又很难去接受]
[接受薪资大砍] -> [但没有实际行动]
[创业] -> [做什么都不知道]
明明已经路过那么多站,你连脚都不迈,还让别人建议下一站?先解决行动上的矮人这一问题。
没有十全十美的康庄大道给你走,对于普通人,是先走着,然后想办法把它变成你正确的选择。
...我觉得 OP 可以将问题改改,绿联不能代表 NAS 厂商,更不能代表国内厂商。即使是在 NAS 界,它也是个晚到的追赶者。
1. 绿联 NAS 为什么系统和软件体验不好。
首先绿联的选型是 N5105+OpenWrt ,这是个极客方案,一般散户玩家用没有问题,但对于批量出货的工厂来说性价比很低(这里先不考虑清库存)。它给我的感觉是大马拉小车,因为对于 OpenWrt ,可以选择更低成本的芯片,对于 N5105 ,也完全可以挂 Debian 。所以个人更倾向于这是“拿来主义”的产物,一个不计成本的试水之作,后续系统方案可能会大改。事实上,这也正是现在绿联 NAS 最为人诟病的地方。
其次 N5105 型号芯片设计有问题,虚拟化有缺陷,制造端上品控也不行,差评多多。
2. 群辉那么多年都无可超越,它到底哪里做对了?
群晖跟威联通的最大壁垒在于先发优势且一直没有脱离赛道。
3. 他们什么东西或技术是无法复刻的?
- 优于竞争对手的供应链
- 更大的市场,更稳固的群众基础
- 先进的营销理念
- 人才笼络
- 基于以上几点在行业内的经验沉淀
我相信他们的系统和应用站里一些资深的嵌入式工程师都可以复刻出来,但谈到和这些厂去竞争,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国外不流行用网址导航吗?
流行过,国外互联网起步得早,进入网站导航时代的具体时间也比国内早得多。
1991 年出现第一个导航站,1994 年雅虎成立(没错,雅虎最开始就是链接站),之后的几年变成了搜索加导航的综合门户形态。而 hao123 直到 1999 年才有,此时的雅虎已经是巨头了。
为什么谷歌这类巨头没有做导航?
网站导航终究是早期互联网企业混乱生长、网民固定习惯没有形成时的过度产物。
现在国外还能用哪些网站导航?
雅虎(美国)和雅虎日本依旧有人使用。
日本 IT 缺口还挺大,COBOL 这种老古董至今还有市场,个人认为不用考虑两者的稳定性差异。
真正应该考虑的是通胀和教育。西门子更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