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huwa 2014-04-25 11:09:35 +08:00
要维系一个高质量的社区,真的会很难。这远远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
|
2
levn 2014-04-25 11:13:32 +08:00
“装逼、约炮、娱乐消遣”是不是“高质量的话题”
|
3
dongcheng 2014-04-25 11:17:01 +08:00
真想做,就培养兴趣爱好。综合社区离我们很远,V2EX也一般人做不了。用户群体广泛,内容资源丰富,比如动漫社区。设计产品不是很大的问题,当确定了社区主题和用户群体,剩下的一目了然。关键是对主题的了解,没有爱好就没有动力,空想是没意义的。像OSCHINA一开始也不是社区,用户聚集了以后,开始有互动的需求,相比社区功能,社区气氛也更重要,重点是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你能做的其实也并不多,所以社区都是简洁为主。个人认为你上面写的,很多不是重点。
|
4
ovalley 2014-04-25 11:57:03 +08:00
高质量的社区,需要高质量的用户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国内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一个是v2ex,一个是水木。
|
5
lincanbin 2014-04-25 12:45:40 +08:00
知乎最近比较多的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
知乎吸引流量的是高质量的回答者,而赶走这些人的是可有可无的观光者,只需要呵呵几句就可以驱逐良币。 所以我认为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发言的社区,整体水准和内容质量是必然会下降的 社区应该有门槛 |
6
xyc 2014-04-25 13:08:03 +08:00 via iPhone
但凡人一多,圈子就开始烂,这一点似乎无法避免。设个准入门槛或许会好些。
|
7
hsu OP @levn 假如一个装逼主题,写得很有文采,能展现出作者的水平和智慧,那么当然算是高质量的话题了;
同理,有高分男女参与发表约炮的主题,也是肯定可以提升大家在社区里活跃度的吧;幽默搞笑的内容,其实也是能是高质量的,毕竟一个幽默搞笑不一定是庸俗,也有创意的。 不过由于残酷的现实,这种情形只能在假想中存在。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可能连一个一般质量的主题都没办法整出来,更别谈高质量了。 |
9
hsu OP @dongcheng 明白你的意思,有些地方说的很好。
的确,我写主帖的时候,可能没有明确”产品“这个概念。既然是产品,本质或许也就是一套工具,只是这个工具比起搜索引擎,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更有趣。 我仔细想了想自己的情况,很多时候我打开一个社区,不管是V2EX,豆瓣小组,知乎这些,在我的认知里,是没有把他们当做一套工具的。 对于这些社区,我的心理期望有一部分”探索感“——探索新的观点,新的事件或者新的知识,这些内容都免费的由别人提出来,很有可能让我受用;也有一部分是”存在感“——有人回我帖子、收到私信,都会让我觉得我自己被人关注了,有时我也会怒发一贴,让别人来看看我怎么想的。 把这两种感觉综合一下,可能就是社区带给我的心理快感?似乎博客也是如此,聊天室也是如此。。。 我想,会不会还有另一种”感觉“可以被发现呢?或者换一种形式出现? 就像我理解的SNS社交,就是把这种体验的对象,放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身边,大家都如此迷恋。。。 |
10
hsu OP @ovalley 我有时候会在水木里面找东西,但是那个界面我看不习惯。水木的优势太明显了,最初用户的水平和素质实在是太高了。很想知道它以后会怎么样。可能会被清华其他的校内论坛打败然后取而代之?
|
11
gihnius 2014-04-25 14:00:20 +08:00
很好
|
12
hsu OP @lincanbin 恩。目前我见过的门槛限制机制有这么几种,
1.邀请码 2.平时只能看不允许注册只是偶尔开放注册 3.允许注册但是得在新人区练级 话说CHH论坛用了2+3的制度,还不错。但是我感觉这些方法都只是目前想到的解决办法,虽然简单粗暴有效,但肯定不算最好的方案,你觉得呢? |
14
dongcheng 2014-04-25 14:44:28 +08:00
@hsu 功能细节不是重点,而且随着认识加深,想法会变的,可以当做思考训练,但真的不是重点。一个运营强的人,可能不懂产品,那是一个遗憾,但是产品还能运营下去。一个产品不懂运营和内容,根本就做不起来。把握了主题,知道要做什么,其他都会很顺畅。
|
15
ovalley 2014-04-25 16:45:05 +08:00
@hsu 不会的,水木已经商业化了,这点是其它封闭的校园BBS所不能比的。而且校园论坛这种东西先发优势太明显了,一旦大范围内被使用,后来者要超越前者几乎是不可能的。
|
16
MarioLuisGarcia 2014-08-19 15:30:47 +08:00
知乎最开始简直太棒了,我是用邀请码的那波。然后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烂,越来越烂,高质量用户流失了好几波。最后留下来的最初的用户,除了知乎员工,差不多都是有些偏执症状的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