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5
成长会一直延续,当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在自我的世界中,我的性格就这样了,不可能有变化了。工作了几年,性格随着工作的磨砺也逐渐走向一个更稳重的心态能承受更多来自职场的压力。走入爱情,迈入婚姻,彼此之间的逐渐磨合也在让彼此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了彼此的出现,大概彼此也成了生活中部分痛苦的根源。
有人孩子,成为了父亲母亲,性格成长重要转折点才真正的到来。开始以小家庭为核心逐步,思维上小家庭更加有了最高优先级。
我们还是按照月份为单位,思路会更加的清晰。
两个年轻人都战战兢兢的在整个孕期当中,等待着孩子的降生,因为医生判断妊娠期血糖水平太高有较高风险,孕期 36 周时候,医生决定进行催产。催产的过程比较漫长,就是等待,还是看相关的生产指标,达到指标送入产房。 进入产房时候,继续等待相关指标,这个时候就是痛苦的等下,因为没有达到生产条件,医生也不会开无痛,就是等,痛苦等。终于漫长的等待之后,可以打无痛了,然后就是继续等,等待进入待产室。我也按照医生的指示进入了待产室给媳妇加油。一切都比较顺利,看到孩子那一刻,那种期待已久的喜悦带来的热泪盈眶,让我不知道使用什么形容,我当时甚至想到了‘老来得子’这个词。孩子出生之后,身体检查,抽血化验,孩子有些低血糖,最终外公外婆也只看到一眼,然后孩子就被送入新生儿病房了,病房不让探视,后面的几天也只能固定时间,在视频里面看到孩子。索性一切都是虚惊一场,孩子观察几天没问题,就出院了去了月子中心。
我们时常感到痛苦,以前我总觉得是因为的我品行不够坚定,不能忍受这些痛苦。现在才明白,如果有足够的钱,那么那些痛苦,就自然消散,当然有人说,有钱人也有有钱人的痛苦,那么请让我体会一下有钱人的痛苦。 月子中心(月嫂同理)是一个好东西,避免了很多家庭矛盾,同样也转移了家庭矛盾。
媳妇住进月子中心,过年的时候,我也休了陪产假,我就在月子中心陪着。 因为孩子有人照顾,同样产妇也有人照顾,我似乎就是无所事事,天天打游戏,看沙雕动漫,日子在我看来,其实过的还好。 同一室内,对比媳妇的心情,那种产后的焦虑和抑郁一直萦绕在媳妇身边,我却只能感受到部分痛苦,因为“感同身受”这个词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安慰词,我无法经历怀孕的生产过程,自然也就只能口头上安慰。 后来一些朋友来探望,媳妇才陆续调整了心情。
小小的生命,抱在怀里,我开始感叹和思考生命的奇迹
孩子在肚子里也不哭,出生之后就会哭。孩子在肚子里也不会呼吸,出生之后就会呼吸。在肚子里靠着脐带供给养分,出生之后要靠奶水。 对于做计算机的行业的而言,这个简直就是一个完全的灾难工程,把一个运行完整的系统,迁移到一个完全新的环境中。并且需要系统一直运行,作为 IT 人想到这复杂性都要崩溃了。
当时正好有空,就去朋友公司看了看,他们的短剧业务做得非常不错。
孩子回到了家,两个人开始经历昼夜颠倒,小孩子三个小时要叫醒喂奶一次。也就说一天夜里,你需要起来至少两次,才能完成喂奶任务。
然后重复执行以上任务,那天天上班的精神状态,感觉简直就跟成仙了似的。一杯速溶顶不住,就喝两杯。
五一的时候,给孩子办理了百天宴席,在老家办理的,热热闹闹小孩子健健康康 100 天了。 自己也开始慢慢的处理一些人情世故,以前感觉这些事情不应该我办,或者我没资格。在成为了人父之后,也逐渐感觉进入了一种不同的状态。
孩子也稍微大一点了,就把孩子带回来姥姥家,媳妇也终于在工作多年后,有一整段的时间在老家待着。 孩子没在身边,然后我的王者终于上了荣耀了。
我妈妈患多年的冠心病,在西京医院挂号,然后入院做了手术,前后两次手术相隔两周,手术比较成功,两次一共放了 7 个支架,打通了两条血管。冠心病住院其实之前也在其他医院住院一次,但是因为拥堵太严重,所以没有打通血管。如果大家有比较复杂的疾病,还是直接去最好的医院吧,至少他们一次性成功率会很高,少花费,少受罪。
医保合疗一定要缴费,妈妈本次住院前后花费将近 10 万,合作医疗报销下来整体花费在 4 万多,节省了很多钱。这些年合作医疗缴费的钱,1 万元。
妈妈手术之后需要休息,我媳妇也即将产假结束要去上班。
谁带孩子,这个问题摆在面前。
最终经过商量,咨询了公司同事和其他的人,决定找中介,请育儿嫂。
育儿嫂入职开始带娃,我媳妇也去上班了。
媳妇开始上班,因为每天都需要开高速半小时,所以晚上必须休息好,避免开车精力不集中。夜里喂奶的任务,就是我的了。
其实有时候,真的相当煎熬,之前媳妇没上班时候,两个人还能一起带娃,晚上也不会太累了。 现在主力是自己给孩子喂夜奶了,然后打死都不想要二胎了。
孩子饿了,醒了需要吃奶,赶紧喂奶 孩子突然醒了,也不知道咋了。赶紧把孩子报客厅,然后哄孩子睡觉。
随着脱离孩子进入六个月,孩子开始培养自己的免疫力,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生一些小病,但是每次都让人担心的要死,毕竟孩子也不会说话。
打疫苗贯穿孩子的整个童年,各种疫苗反应都不一样,有些疫苗打完没任何感觉,有些疫苗打完就开始发烧,一直发烧,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完也就是让物理降温然后硬抗。 ,尤其是夜里,需要时刻观察体温情况。感觉一个疫苗发烧结束,孩子被折磨的都有点瘦了,家人也被折磨的萎靡不振。
但还是应该接种,毕竟实实在在自己建立起来的免疫系统,也是从从家庭进入复杂社会的重要防护步骤。
工作上遭遇到一些变故,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价值,记得以前的公司工作,我都承担重要的角色,在工作中,干好自己的活,同样从整体上思考处理相关问题,从开发到运维,从需求到实现, 在这里工作多男,突然自己的价值被否认,我开始审视自己到底是哪里做错了。是我没做好向上管理,还是我没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还是市场环境恶化的这个底部,导致不突出的人都要被殃及。
审视自己,才能发现问题所在,而不是麻木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024 年是投资的收获年。年初看好了短剧业务,选择了相关的股票,相关账户也从亏损状态转到盈利
在 9 月时候,看到降息问题和市场增持资金,账户也收货颇丰。
总结来说,A 股票这个散户的市场,还是需要在地位埋伏,然后等待相关的业绩和消息发酵,从而获得收入。
2024 经济预期不好,但是没想到这么不好,工作市场上很多时候变成失业就无法就业,以前工作是岗位转移了。 现在是岗位直接消失了,但是失业的人不会消失。
2025 可能是对 2024 的延续,但是延续到什么程度没人清楚。
在消费主义影响下,总是预示着你可以永远年轻。经济下行的周期中,抱团取暖才是最好的归宿,人不可能永远年轻,每个人都要有自己归宿和选择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看中长期的价值,而不是从某一个标准来衡量价值。
又是废话连天的一篇文章,我的 2024 似乎生活都在和孩子相关。
期待 2025 对我好一些,对大家好一些。
![]() |
1
lvlvforever 2 天前
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