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假设,一个小孩刚上初中,去年九月开学前,小孩妈妈要求减少每天晚上玩手机和看电视的时间,最后母子约定周日到周四,每天晚上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
然后去年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二名,本周一学校给每个班级的前几名都发了一个奖状。
然后周一晚上小孩拿着奖状给妈妈,并提出今天给他多玩半个小时的手机,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
A 。告诉小孩,这是两个人之间的约定,约定了就要遵守,约定时没有说明考的好就可以多玩手机
B 。答应小孩,但告诉他只能今天多玩半小时,明天任然要遵守约定
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角度来说,妈妈选择 A 还是选择 B ?
1
pweng286 13 小时 12 分钟前
半小时也太少了.选 B,并且原本基础上再加半小时.
|
![]() |
2
vincent109 13 小时 12 分钟前
B 多奖励半个小时或者奖励其他的,个人看法
|
3
F798 12 小时 30 分钟前 via iPhone
再来一个约定,看几小时电视就要有几小时户外活动
|
4
huoshanhui 12 小时 22 分钟前
肯定 B 啊。你小孩提出这个要求,说明知道这个分量。如果选 A 就会打击积极性。
原则固然重要,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等于放弃原则。 你的原则底线是:在符合你的程度下不沉迷于玩手机和看电视并做出约定。但万事万物是在发展的,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约定,这并不冲突。 简单说,目前环境变了,你的小孩变优秀了,有了奖状拿到了成果。现在要适应的改变约定。就比如选项 B 就很好的适应了新的发展需求。“因为你获得了奖励,我也相应的给你奖励半小时。” |
![]() |
5
imdong 12 小时 21 分钟前 via iPhone
我记得在哪里看过一次,说不要将玩手机和奖励关联起来,
|
6
fov6363 11 小时 47 分钟前
我觉得 5L 说的对,所以提出一个新选项:今天可以多玩半小时,但要与小孩子讲一下学习好与玩手机的时长没有关系,避免小孩子认为学习好就可以多玩手机,学习有学习的意义(难免要讲大道理,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听进去)。
|
![]() |
7
SuperDaniel313 10 小时 2 分钟前
很难说呀,这取决于价值取向,到底是分数重要还是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所保护的健康重要,哪个重要选哪个,关键是要明白驱使自己选择的根本原因。
同样的场景可以延伸到很多地方: 1. 这个月加班第一名,人事公布数据后,我拿着数据去老板那要奖励,老板该不该给我呢? 2. 这个月代码量第一名,老大公布数据后,我拿着数据去老板那要奖励,老板该不该给我呢? 如果老板给我,我会不会疯狂加班/加代码量,再次继续去要奖励; 如果老板不给我,我会不会摆烂,就此不加班/不加代码量; 很难说的原因就是如此,想要什么就相应的引导管理对象如何执行,激励不是目的,激励只是手段; |
![]() |
8
happinessnch 9 小时 44 分钟前
看到楼上说的,查了一下,学习到了。
不要将玩手机和奖励关联。 如果将玩手机作为奖励,那会导致孩子对玩手机更加向往。 合理的玩手机时间,避免成瘾性,不能作为一种奖励。奖励作为引导可以给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单机游戏卡,漫画、图书,玩具,新衣服等等。 |
9
yyysuo 8 小时 40 分钟前 via iPhone
不要把玩手机和学习奖励联系起来也很扯淡 你总得奖励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哪有什么纯粹的学习兴趣
|
10
beren11129 7 小时 26 分钟前
从儿童/青少年的教育角度来看,妈妈应该选择 B 。答应小孩,但告诉他只能今天多玩半小时,明天任然要遵守约定。
理由分析: 让我们分别分析 A 和 B 选项,并从教育角度进行评估: 选项 A:告诉小孩,这是两个人之间的约定,约定了就要遵守,约定时没有说明考的好就可以多玩手机 优点: 强调规则和承诺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遵守规则、信守承诺的品格。 避免随意破坏约定: 防止孩子认为约定可以轻易被打破,维护约定的严肃性。 缺点: 缺乏灵活性和人情味: 显得过于 rigid 和不近人情,没有考虑到孩子取得的进步和付出的努力。 可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和认可,即使取得了好的成绩,也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反馈,可能会降低学习的动力。 错失正向激励的机会: 奖状是对孩子努力的肯定,是正向激励的好机会。如果妈妈过于强调规则而忽略了孩子的成就,会错失利用奖励来强化孩子良好行为的机会。 可能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可能会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不认可自己的努力,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亲子关系。 选项 B:答应小孩,但告诉他只能今天多玩半小时,明天任然要遵守约定 优点: 认可孩子的成就,给予正向激励: 答应孩子的要求,是对孩子努力和进步的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奖励,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展现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情味: 表明妈妈不是一味地 rigid ,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仍然强调约定的重要性: 同时强调“只能今天多玩半小时,明天仍然要遵守约定”,表明妈妈并没有完全打破约定,只是在特殊情况下给予了适当的奖励,维护了约定的基本框架。 教育孩子努力和奖励之间的联系: 让孩子明白,努力付出是可以获得奖励的,但奖励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基于努力和成就的。 缺点: 可能被孩子解读为“可以讨价还价”: 如果处理不当,孩子可能会认为约定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以后会更容易提出类似的要求。 (但这可以通过妈妈后续的沟通和引导来避免) 从儿童/青少年教育角度来看,选择 B 更加合适的原因: 正向激励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向激励非常重要。 奖励可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考取好成绩并获得奖状,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 灵活性和原则性的平衡: 好的教育不是一味地强调规则,而是要在规则和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 在原则性问题上要坚持,但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以适当灵活,给予孩子一些空间和奖励。 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内在驱动力: 通过奖励来认可孩子的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内在的学习驱动力。 让他们明白努力是有回报的,从而更愿意付出努力。 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选择 B 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理解和支持,从而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更有效的沟通和教育。 妈妈在选择 B 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沟通: 明确今天的奖励是特殊的,并且是基于这次的特殊成就: 例如可以这样说:“宝贝,你这次期末考试考得太棒了,全班第二名,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这个奖状是对你努力的肯定,所以今天妈妈可以给你一个特别的奖励,让你多玩半小时手机。 但是,这只是今天的特殊奖励,是为了庆祝你的好成绩。 明天我们还是要回到之前的约定,每天只能玩半小时,好吗?” 再次强调约定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再次强调,之前的约定仍然很重要,是为了帮助他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习和休息。 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并期待他未来的进步: 表达对孩子未来学习的期望和鼓励。 总结: 从教育角度看,选择 B 更加人性化,更能激励孩子,也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关键在于妈妈在答应孩子要求的同时,要进行恰当的沟通和引导,让孩子明白奖励的意义,并继续遵守约定,而不是认为约定可以随意打破。 奖励要及时、恰当,并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挂钩,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意义。 |
11
lihaokey 6 小时 44 分钟前
@beren11129 这是哪家 AI 的答案
|
![]() |
12
yufeng0681 5 小时 15 分钟前
他自己的提的奖励,给予满足。
但是要和他讲清楚。 奖励的是他这一段时间努力学习 。 学习就是这样子,不是聪明,不是运气,是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踩着阶梯上去的。 以后如果在工作中得到了成果,家长还能怎么奖励呢? 只能在精神上同你共鸣,为你感到骄傲。 如果想长久以往的激励他,最好弄一些仪式感强的,精神属性强的颁发给他(也是他认同的)。精神激励比物质激励来得持久性好,而且回忆性好。 |
![]() |
13
WizardLeo 4 小时 0 分钟前
分析为什么只允许玩半小时手机
主因:刚上初中,玩手机影响学习 次因:看太多手机影响视力 小孩子因为成绩好而要求增加玩手机时间,很显然已经不符合这个规定的主要前提条件了。玩手机并没有影响到小孩子的学习,那为什么不让小孩子多玩会呢?如果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可以保持在这个水平(比如 1~10 名),下个学期就还能每天玩 1 个小时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