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这本书是掺杂了儒,道,佛三家的内容,可以说是五分道,四分儒,一分佛。道的想法主要集中在对于功名富贵,喜乐欢畅,淫邪欢爱都视为虚幻无偿的想法,认为本无荣辱之分,只是自身虚妄的想法;儒的想法主要集中在一些做事的方法,淡泊明志,待人以宽等等;佛的想法则诸如大千世界,一花一木,人心本无尘埃,如是有我等方面。当然宋代之后,儒释道融合,所以《菜根谭》可能看起来都各派观点都有融合。
但是我并不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面某些地方纯粹放屁,这不单纯是《菜根谭》的问题,中国很多古书都是两面皮,正面是大儒风采,宽厚淡然,使人如沐春风。背面则是恶人嘴脸,厚黑心辣,不但要人身死还要道消。毕竟孔子也干过这事情。再说就扯远了,接着说《菜根谭》。
《菜根谭》这本书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是: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顾名思义分别是讲求怎么修省自身的道德;怎么和他人交往;怎么看待生活 /富贵 /权势 /名望;如何自得其乐;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些许感慨。总体来说,这本书重点关注道德层面和欲望层面的东西,劝人自省和通达的,我特别喜欢吃午饭的时候看,感觉像是吃的宫保鸡丁盖饭里面加了一颗小白菜,清新可口。
我个人觉得菜根谭中这本书中值得学习的东西无非这么几个方面,都是做事情,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看待世界的理和谋:
书中对于做事 /谋事的角度值得学习,但是所谓道德的吹捧,修身养性就大可不必了,古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向着泥塑学习,终究成为他人摆布的木偶。而现代人应当以技为理,以科学的方法看待世界,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再说了,古代还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不如隐居终南山,但毕竟现在哪有出世之地呢,更何况入世尚且没彻底,何谈出世呢?
实际上《菜根谭》还是跳不出道德君子的范畴,一方面吹捧道德的重要,有了道德就名声自显,福气自来。但又贬弃追求口舌 /富贵的方面。一方面提到了佛家的现我为假我,但转头又提现我不可放弃。此外,《菜根谭》事事以道德为先,其他均无视,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修身不修技的观点。但是《菜根谭》只谈结果,不谈方法,空落了憾处。远不如《王阳明-心学》。这点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大特点:西方哲学重思辨和推理,中国哲学则尤抱琵琶半遮面,落成空中楼阁。
此外,很搞笑的是,如果完整读下来,会觉得《菜根谭》的风格变化特别大,前面几章还在讲修身养性,到最后就一下子“千古风流,不过雨打风吹去了,从“有”一下子就去了“无”的范畴;前面还是名声不显、我独掌握真理,也淡然,后面倏忽就开始感叹,善于把握人生宇宙法则与真理的的高人又有多少人呢?从儒转道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当然书里面有一点我是赞同的:一个人如果本性清明纯真,饥来吃饭,困来入眠,生活自然朴素,根本就不需要参禅问道。而心地沉沦堕落之人,即使天天谈论佛经禅理,也只是在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这也是我看不起很多信佛之人的地方,无救人救世之宏愿,沉迷语言心灵的机锋,不为事,光为理。
最后摘录一些写的不错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