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缺乏可维护性,内网路由段乱飞没有很好办法聚合,挺混沌。
IPv6 网段是固定的 /48 隧道公网网段,不展示前缀。
拓扑大致如下:
地址块分配大致如下:
主要使用的内网 IPv4 地址块是 172.16.192.0/18 。
设备环回接口地址块:
IPv4:172.16.200.0/24
IPv6:(/48 前缀):0:0:1:0::/64
SDWAN 子网 1 (待启用):
IPv4:172.16.197.0/24
SDWAN 子网 2:
这个网络用来连接自己的各种设备,很杂乱,准备将互联互通用的网络设备再拆分出来单独用一个 SDWAN 子网。
IPv4:172.16.193.0/24
IPv6:(/48 前缀):100::/64
SDWAN 子网 3:
这是一个旧的用来跟朋友异地组网用的网络。
IPv4:203.0.113.0/24
DG 区域服务子网:
建设中
GZ 区域服务子网:
IPv4:172.16.196.0/24
IPv6:(/48 前缀):101::/64
这个网络使用 OSPF 作为 IGP ,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多路径冗余能力。
外部的分流路由表通过 Linux 核心路由表导入,然后重分发到 IBGP 网络中。
为什么不直接用 OSPF 呢?
我认为,IGP 应该专心处理自己网络内的路由,干好自己在网内铺路的活就够了,要尽可能避免将外部的路由导入 IGP 中。而且这个 OSPF 实现无法承载那么多路由,会直接把路由进程整崩。
至于将所有导入的路由的起源 AS 设为 109 ,这是我个人的恶趣味。
以前也有导入过 IPv6 的路由表,但是感觉没多大用处,之后就没再导了。
1
lxr760 2022-06-24 11:00:23 +08:00
主要使用的内网 IPv4 地址块是 172.16.192.0/18 。
18 的掩码有 16000 多设备 你这啥网络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