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曾说:“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的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
最近读《西方哲学史》想到了这句话,感触颇深。罗素是哲学家、数学家,对于事物的思考肯定比我深,他说这句话就是连智慧这种东西都存疑,更遑论是知识、信息呢,我们在信息的层面还在疯狂的收集,自认为掌握了知识(多巴胺作祟?),这不是自欺欺人嘛?信息≠知识,知识≠智慧,对于收集信息的我们来说,确有必要好好思考:
不收藏,不摘录, 不因错过文章而焦虑,搜索代替一切!
尽量一个软件、流程搞定,没有任何冗余,也没有需要整合的地方。
稍后读、收藏和摘录 其实都是伪需求,在使用
Pocket 、Evernote 、OneNote这类软件很多年之后,我发现:
● 浏览的信息、读的书绝大多数是印刷垃圾、可有可无。
● 存起来的文章(稍后读、或标记的),基本不会读!
● 收藏的内容,几乎不会看第二遍!(太多了,不知从何看起)
● 经常回看的一般都是自己总结的!(简单)
● 真的想要回看某文章的时候,直接搜关键字,而不是去自己收藏里去找!
● 能读书就少看信息、视频,尤其是经典的书籍真的要反复读、读透!
我个人很讨厌效率焦虑,也讨厌信息焦虑。
我追求它们,但不执着于追求它们。
追求效率不应陷入奇技淫巧的漩涡中,追求信息也不该陷入无尽的收藏癖中。
每次看到把信息整理或效率写成如期刊论文般复杂的人,或是上升到认知神经科学的人,我都对它们能否坚持这个方法论持怀疑态度。
当做一件事的链路复杂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就要怀疑这个步骤是不是出了问题。
当然这有可能就是 我与大神的差距之处吧 ,但我相信大道至简,正如总结万物规律的公式总是不超过三个字母一样,越简单的东西才越强大。
.....你们认为呢?
1
p7534a 2023-01-07 11:37:14 +08:00 1
个人体验:纸质书>书面博客>>视频博主
当然纸质书又可大题分为流行畅销和经典读物两种。 个人经常读自我发展,心理社科类的读物,感觉流行畅销类的确实和楼主想的一样,90%都是垃圾,旧瓶装新酒,互相抄袭,极少新鲜观点。 但这类书也有其价值,对于水平一般,时间有限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类书没有新鲜观点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能通俗易懂地起到一个对某一领域入门的作用,也是很好的。 另外对于视频 /音频博主的内容, 个人感觉大多数都极为肤浅,极少数能达到普通畅销类图书的水平。你要是平日里有阅读习惯,那么这些视频博主所能提供的最好内容,可能都对你毫无价值。而且因为推荐系统的原因有成瘾性,个人感觉应该主动远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