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diu 绝大多数都是的,因为中国工厂招工一般都比较简单粗暴,就是厂门口贴一个启示就行。我国中低端的制造业目前平均年龄已经接近 40 岁了,这类工人本来也就习惯于这种方式找工作。热衷于在这类招聘平台上买推广发布招聘信息的,一般都是劳务派遣公司。因为很多工厂属于电子类产品代工,每年淡旺季明显,所以需要大量临时工。这类工厂例如富士康,蓝思科技,立讯,伯恩等都是委托中介公司来招聘员工,例如富士康给中介公司可能是 35 元时薪,然后中介再根据市场和行业内部联合定价 25 元,每天也有波动。
那么有人要问了,如果是一些比较稳定的中等规模的外企工厂是怎么招工的呢?这个就不用想了,别的不说法国在长沙的一个饲料厂,仅仅是六天 8 小时月薪六千的待遇,投的简历都堆成山了。深圳卡西欧待遇也说不上优越,也是要等里面有员工离职才可能有招聘。在中国,看工厂待遇好不好其他的都不要看,只看一条,就是这个工厂的底薪高不高。哪怕是比一般城市例如东莞 1900 月工资标准高几百的,都是好厂。DJI ,华为,三星等等。中国这些底层人不傻,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了也折腾过这么久了,有稍微好一点的条件大概率都会认命老老实实干。
另外,对于底层普工而言,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卡位,上了年纪一样面临 35 岁问题。哪怕工厂不限制年龄,一个倒白夜班就能折腾的你受不了了。如果你以及四十多岁又不愿意倒班,又没有亲戚愿意帮扶你混一个好单位。那么大概率你可能就要在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小工厂(其实做的零部件不一定低端,供应车企一些不重要的部件的大把)里做大约折合 16 元左右的时薪,然后一天需要上 11-13 个小时,旺季需要连续上 15 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