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heqingpan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6 页
回复总数  119
1  2  3  4  5  6  
@PaulSamuelson 应用本身不会直接和 k8s 耦合,然后也是支持部署到 k8s 中。目前 r-nacos 是支持 k8s helm 方式部署的。
@5261 用 go 重写应该也可以提前一些但效果应该比 rust 还会差一些。
r-nacos 用 go 写的话应该达不到现在这个效果。

对 go 和 rust 的熟悉度差不多情况下,一般会选效果最好的,何况我现在使用 rust 便顺手一些。
@Honwhy 欢迎入坑 rust ,用它来写中间件效果确实不错😄
@Kevinyy 你说的通用告警是指内部还是外部?
内部的话会设计成通用的,已接入告警渠道支持方便切换。
外部的话,目前有什么通用的协议吗?

告警中心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像邮箱、企微、钉钉之类的另外一个告警渠道?
目前有正经工作不需要考虑太多,写这个主要动力还是爱好。

写的项目自己也会是用户,国外的没接触过反倒没动力写。
@importmeta 目前有正经不需要
@flowerains 表示理解,这个稳定性的确认还是要花一段时间的。
比如测试环境不重启持续测试运行个三个月、半年,大概就可以有较大的把握。
后面还有机会😀

目前基于收到的反馈,现在已经很稳定,所以我才有精力写下一个项目。
@cornorj6 重写 xxl-job 节省 99%不一定能达到,节省 95%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一阶段只能把主要精力投入一个项目,es 就看看其它人是否有兴趣吧。
我印象中已经有用 rust 写的日志服务,不过不是完全兼容协议,感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
@Ayanokouji 加上 namespace 做资源隔离,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计划会支持。
@Ayanokouji

我重写时肯定是会重新设计的,也会增加自己的 openapi 。
只是会第一个兼容 xxl-job 的协议,加入已有的流行生态,项目才能快速启动。

如果有其它流行任务调度协议后面也会考虑兼容支持,这块有推荐的吗?
@Plutooo
@FrankAdler 感谢支持😊
@louhubiao 没有。xxl-job 代码量不太结构也比较清晰,可以直接看代码。
@burymme11
自动注册与报警方式需求收到,自动注册目前协议上是不支持的,后面考虑新增扩展 openapi 支持,不过对应的执行器 sdk 也需要增强才可能可以支持。

另外自动注册的任务会解决少部分信息,可能的需要人工修改补充信息后才可以启用。
xxl-job 是一个分布式调度平台,可以简单理解为分布式定时器。

它分服务端调度和客户端执行器,目前完成的 sdk 只是客户端支持接入服务端当做一个执行器,重写服务端正在计划中还没有完成。
103 天前
回复了 woduzibue 创建的主题 MySQL mysql 亿级数据,数据筛选和导入导出
按 id>上次已处理的 id order by id limit 1000 ,从前到后批次查询、处理、批次写入(批次大小可以设置 1000 左右)。

如果有必要,单个批次可以加事务。
每个批次间可以加点 sleep 控制处理的 tps 。
每处理 10 万条记录写个日志,以便确认运行状态,成功、失败、异常都加上对应日志。

数据库性能够的话,一天处理个两三亿数据没什么问题。

如果可能分多次跑,记得把已处理的 id 记在某人地方,让下次运行时可以指定对应的值。
115 天前
回复了 iamtuzi3333 创建的主题 Vue.js 哭了,前端真的太难受了。
如果想掌握,个人建议静下心来,单独练习 html+css 。
万变不离其宗,练习时只用写 html 和 css 文件,不需要用现代工程避免被其干扰精力。

找个 css 系列教程或一本书,基本只要练习几个常见的布局(用 flex ),最后模仿一两个网站的页面(尽量 1 比 1 复刻)就差不多可以掌握。后面写页面时,就算有遗漏你也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搜索一下就能解决。

我基本都写后端,很多前集中学一小段时间,配合熟悉 js ,之后用什么前端框架基本都很好上手(写功能没问题,就是规范化可能不太好)。
@EliStone
我目前也有 99 元的服务跑 r-nacos ,没有压力。

它虽然在 java 用的比较多,不过也支持多语言,有用到配置中心的话也可以试试。
@fzdwx
@Cloud9527

感谢反馈😁

目前的用户中较多是用于开发、测试环境,用于生产环境相对少一些。

这个情况也可以理解

1. 刚开始,使用肯定是在测试环境使用
2. 使用一段时间后,就算觉得应该比较可靠,不过线上跑的好好的也不太敢轻易动,或者自己开发环境可以自主决定,线上环境不归自己管,所以线上照旧。
3. 剩下的是使用一段时间确认其稳定可靠,然后可以决定或影响线上版本,才能进行切换。

第 3 种线上使用的数量会少一些,正因为如此,更希望有在线上使用的反馈(也相信它会越来越多)。


当然开发、测试环境使用也是非常欢迎的,毕竟它是用户可能会使用的第一步,同时它一样能发现产品的问题,推进产品的发展。
@cksspk
@visper

感谢来自第一批用户的反馈😁
@putyy 感谢
1  2  3  4  5  6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77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7ms · UTC 15:18 · PVG 23:18 · LAX 08:18 · JFK 11:18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