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econdwtq  ›  全部回复第 2 页 / 共 123 页
回复总数  2460
1  2  3  4  5  6  7  8  9  10 ... 123  
个人觉得 AST 直接喂给 LLM 不太靠谱,应该说 AST 作为实现内部的细节,本身就没有固定表示(并且 serialize 成可读的文本之后会比源代码更加 verbose )。把 AST 里面提取的信息喂过去是可行的。

另外一点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是代码中的静态信息,但是可以考虑附加运行时动态信息,比如主要功能调用路径、状态的典型取值等。
130 天前
回复了 ounxnpz 创建的主题 NAS 组了一个丐版 NAS,看看佬们还有没有更丐的
非要说的话系统盘可以用 U 盘的,个位数价格,或者找个闲置的或者活动送的之类的,固态就迫真缓存吧
@Tlaster 不过我觉得只要不追求全开源软件栈,掌机用 NV 的话问题其实也不大,因为虽然黄卡在 Linux 桌面上各种问题,但是游戏跑起来之后基本都不存在了,而掌机恰好就是不怎么需要桌面的那个。大概游戏对于 NV 再怎么说都是正经业务,Linux 桌面支持就随便搞搞。

我遇到过游戏中唯一明确由 NV 导致的问题就是 CK3/Vic3 等“现代” Clausewitz 游戏,在 XWayland 下运行会有 UI 闪烁,这个应该是因为 explicit sync 缺失导致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单开一个 X11 的 session 跑( Proton 跑 Windows 版本可能也能解决)。不过也就正好最近两个 Q ,explicit sync 已经进了 Wayland ,NV 的驱动和 KDE ,应该会好一点。
@Tlaster Windows 有过要出掌机版的入魔,不过我觉得相比于卷 AI ,MSFT 不一定看得上这个市场
玩什么洋垃圾 NAS 的不知道 Supermicro 不太可能

应该主要是 AI 服务器需求驱动,INTC 就没怎么蹭上

还有个有点冷的 APH ,不过这家业务貌似比较多元,跟洋垃圾佬的关系是有两根 U2 转 M2 的线 ...
@fugu37 #76 “正确的选择”就离谱,如果我既想要赚钱,又没有资本,还不想上班,对于我来说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ttimasdf #79 Linux 问题是一堆,但是假装 Proton 和 Winetricks 没人用,Deck 人均双系统就没必要了。这东西 85% 的单机游戏就是切一下版本的事,现在 PC 掌机也是遍地开花,Deck 纯性价比不占优,有 Win 系统需求的很多早被分流了
而且你要知道 Deck 双系统会有个存储共享的问题,原装系统没用的话直接扔掉装纯 Windows 不是更好,“双系统”只能说明就算有一定的 Windows 需求,SteamOS 使用率还是很高的。那问题来了,这些 SteamOS 用户该不会都是在用桌面模式吧?

倒不如喷喷 V 社自己都不出 Steam 的 Wayland 版
@Meursau1T #72 还是那句话,先让 MSFT 把这个 issue 关了再说 https://github.com/microsoft/WSL/issues/6982
风暴之门玩家少见 ...
155 天前
回复了 proxytoworld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浏览器之间真的有很大差别吗?
@julyclyde 所以我加了个引号,我一直认为所谓 SPA 是个巨大的 hack ( v2ex.com/t/881306#r_12131520
158 天前
回复了 proxytoworld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浏览器之间真的有很大差别吗?
Web 的初心就是“一次编写,到处运行”,所以原则上不会有太大差别

虽然我好几年没做前端了,不过印象中现代 Web 标准是 Google 推得最激进,Firefox 有些会有不同,Safari 则相对保守
比如 /t/1046753 这个里面有个 MDN ,可以看到现在基本只有 Chromium 系是可用的。

另外想提一下 Inspector ,这个东西很特殊,首先它不严格属于“浏览网页”的部分,但是你把整个浏览器和内核做差集,你会发现结果又不包含 Inspector 。也就是说 Inspector 是放在内核里开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是 VSCode 之类的 Electron 应用可以直接调起 Inspector 。
三家浏览器内核每个都有自己的 Inspector ,这玩意更新很快,我说了我好久不做前端所以也不知道改了啥,不过我印象深刻的是在 Chrome 的 Inspector 里面直接查找"<title"是可以直接匹配到<title>元素的,Firefox 不行,必须要"title",不过换一个稍微复杂点的比如"div id=",两家都不行了。

不过最为生草的是如果你有机会在 Windows 或者 Linux 下用 WebKit 的浏览器( Windows 下机会比较少,不过 Linux 真的有不少轻量浏览器是基于 WebKit 的)并且打开 Inspector ,你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一股浓厚的果味
你们集帅们没有自己的小绿书么?
@acess “草台班子论”并不是否定所有出色的人和组织以及人和组织之间的差异,我觉得更多地是后现代背景下对主流商业营销和政治叙事的祛魅和反噬。它否定的是经过神化后虚拟的完美组织形象,所指向的则恰恰是 CrowdStrike 和 S3 这种龙头产品。

一个比较下流,但又很贴切的类比是“漂亮女生也会拉屎”。“漂亮女生”对外界试图展示的是“漂亮”的那一面,而外界通常关注的也是这一面,但是自然规律决定了她必然也有“拉屎”的那一面。你可以说“漂亮女生也会拉屎”这句话很没品,也没啥用,但是这些梗既然是现代网络产物,就必然带着这些现代网络的特点。把表面的东西排除后,这个梗背后确实包含着对“漂亮”或对“女生”这些标签的排斥,以及对“人”的本质的重新发现。

而“草台班子论”恰恰是对组织规律的概括。组织中并非所有人都是优秀的个人,就算是优秀的个人,也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擅长的方向发挥能力,也会受内部斗争,能力和权力的边界的制约。任何一个组织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精确指导每一个人,做好每一件事——组织需要个人恰恰是因为需要个人来做事。而在营销中,组织永远是伟大光明正确的,有光辉灿烂的历史,神圣正义的愿景,远见卓识的战略,现代高效的管理,世界领先的技术,高端优秀的人才,标准完善的流程,先进多元的文化 ... 而这些是“他们”成功的原因。这些当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度观察这些所谓“先进”组织的机会和经验,理所当然地觉得是自己和自己的环境太差了,“他们”一定会更好。大家并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如何做成事的,所有易得的公开信息都只能强化营销中的刻板印象。
CrowdStrike 作为 EDR 领域的龙头老大,刻板印象会认为它各方面一定很强,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实际情况是事情还是发生了,大家发现类似翻车事件每个组织都有,于是就变成了射向宣传及其构建的刻板印象的一个巨大的回旋镖。
这些是一直在发生,大家也一直都能看得到的。而有些人确实有机会观察到这些组织的运转,然后发现:
* 光辉灿烂的历史——不好看的地方没说
* 神圣正义的愿景——给股东赚钱
* 远见卓识的战略——赌一把再说,赌对了发财,赌输了破产
* 现代高效的管理——抱团和关系户,股价跌了就优化一波员工
* 世界领先的技术——a.k.a. 屎山代码
* 高端优秀的人才——赚得跟自己差不多。哦对了,也会拉屎
* 标准完善的流程——不管到底有没有问题,没出事就没人管,出了事再改流程
* 先进多元的文化——不出事就说天下无敌,出了事能捂着就捂着,不能捂着再说
正好碰上了社交媒体时代,这些事情流传出来,并且不是一家两家,一件两件,而是每家都多少有一点,这给刻板印象钉上棺材上钉上了最后一个钉子,并把“草台班子论”抬上神坛。

这并不是说这些组织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但是他们真正的优点可能和刻板印象中所构建的并不相称。比如某组织在某一个领域取得垄断,就可以挟持整个生态,积累巨大的优势,组织中的其他部分鸡犬升天;而像 CrowdStrike 这种,一个微小的地方出了问题,整个组织都被严重拖累。组织在某些事上很强,某些事上很草台,和/或在一段时间很强,其他时间很草台是必然的事情。组织的努力最多只能试图最小化这种情况,不可能完全杜绝,也就是每个组织必然有草台的成分,只是多少的区别。所以,“草台班子论”的叙事中,对组织的标签不是“没听说过”“小而美”或者“龙头大厂”,而变成了“草台班子”和“没那么草台的草台班子”。使用“草台班子”这样的夸张也是网络环境产物,作为一个网络梗,它不可能像论文一样严谨,它只能在极其有限的长度中试图最大限度地拟合和压缩其内涵。

有人说“草台班子论”是过度简化,但是反过来想,“草台班子论”恰恰是对“血统论”和刻板印象的破除,它们才是过度简化。“草台班子论”让人们认识到它们与世界的真相相去甚远,从前被灌输的很多“规律”和“事实”更是空中楼阁,启发大家更全面地认识世界;它告诉人们再大的成就都是一个一个人,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不需要活佛转世或者神仙下凡,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主导,但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或者说,想不到这一层的人,可能并不具备“成就”的条件。

我认为“草台班子论”的真正缺陷在于,它提供了“组织如何失败”(或者说是向平均值收敛)的微观视角,但是却无法直接回答“组织如何成功”(超越平均值并保持)。其实传统叙事里就有不少后者的故事,但是大多都属于马后炮。成功本来就是很难的事情,而会将其寄望于一个网络梗的人,大概和“成功”也没什么关系。

---

IA 两家的 CPU 都有一个叫 erratum 的东西。列举了各种已知 bug ,对用户的影响,以及如何 workaround 等,GPU 和移动 SoC 没那么开放,不过因为这样那样的 bug 导致延期甚至上市之后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也不少。上面用什么“像论文一样严谨”的表达,也不过是传统语境的孑遗,因为有很多论文没那么严谨,甚至数据都没法复现。至于发射火箭,正好最近有一个挺好的例子,在巩义“发射”的天龙三号,人家是真的造火箭(物理),并且在物理意义上草台了。
171 天前
回复了 ZoBoat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有人说计算机过时了??
Excel 公式就是代码,所谓白领群体不用 Excel 不写公式的?

当然你可以说大部分 Excel 公式相对于狭义的软件项目很简单。不过我的 point 是现代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由于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少数人生产就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很多人用 Excel ,但是写 Excel 的人很少,你占不到写 Excel 的萝卜坑,那就只能去抢用 Excel 的机会。
用一个不那么极端的例子,极少数人写浏览器内核,一大堆人做 Web 前端。
这个极少数人啥时候淘汰先不说,做 Web 前端的和用 Excel 的先五十步笑百步起来也是很幽默。
172 天前
回复了 jjxtrotter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NVIDIA 全面转向开源 GPU 内核模块
这个模块两年前就发布了(并且更早之前似乎就有 Terga 的开源模块),那时候说是测试版,我也用了一段时间,这次的新闻其实只是官方告诉你开源版本已经达到生产要求了,并且安装驱动时默认会使用开源版本,冷饭再炒一遍而已。

在所有硬件的驱动中,GPU 驱动应该是 Top2 复杂的,为什么是 Top2 ?因为它有一个强力对手就是 CPU 的驱动,有些人又叫它操作系统。因为从体系结构上 GPU 是 CPU 的从属,GPU 驱动也必须放在 CPU 驱动,啊不操作系统的框架中。NVIDIA 仅仅开源了其中的内核模块部分,在 GPU 驱动开发圈中叫 KMD ( Kernel Mode Driver ),但是需要完整的 GPU 功能,还需要结合相应的 UMD ( User Mode Driver )。KMD 一般是以类似内核模块的形式出现( Windows 上貌似是 .sys ),而 UMD 一般是一些动态库。

一般来说 KMD 处理一些和硬件直接相关的东西,所以你加载了开源 KMD ,那你能有个正常的 tty 。但是应用在使用 GPU 时使用的是 Direct3D ,OpenGL ,Vulkan ,CUDA 或 OpenCL 等接口,这些接口实际是在 UMD 的动态库里实现的。没有 UMD 无法使用这些接口。所以 UMD 可以自然分为一些模块,不同的接口调用不同的模块。软件上的文章很多也是在 UMD 上做。比如 555 的开源 KMD ,编译之后不到 20MB ,但是使用 OpenGL 时需要载入的 UMD 库比如 libnvidia-eglcore.solibnvidia-gpucomp.so 等加起来有 70 多 MB ,如果用 Vulkan 或者 CUDA 等还要载入其他的库。所以没有 UMD ,你拿到的驱动真的只能跑个 tty 。

实际上现代 GPU 驱动的用户态部分除了传统意义的 UMD 之外,还有很多附加的部分,比如视频加速支持,GPU 状态监控和管理,超分辨率方案实现,虚拟化,GPGPU 相关库等等。

在另一个方向,上面说的 UMD 是 KMD 的上层,传统上来讲,KMD 的下层就是硬件,不过一般对于复杂硬件,硬件中的很多行为是由 Firmware 控制的,也就是说实际上在内核/驱动和硬件之间,存在一个 Firmware 层。NVIDIA 在 Turing 架构中引入了 GSP ,即 GPU 中集成的一颗 RISC-V 控制器,开源 KMD 只支持有 GSP 的 GPU ,也就是说——钉子户喜闻乐见的 1066 是不支持的,炼丹玩家喜闻乐见的 P100 是不支持的。一部分原来闭源 KMD 的东西可能是挪到了 GSP Firmware 中去,这个 Firmware 也有二三十 M 。对比来看,闭源版的 KMD 有 90 多 M ,应该是还包含了很多老 GPU 的兼容代码。
一般来说,虽然 OS 、驱动这些传统基础软件范畴的东西有很多开源的,但是 RTL 、Firmware 这些算是硬件范畴,基本都是闭源的。

也就是说驱动中很多东西已经向上推给了 UMD ,又把一些东西向下扔到了 Firmware 里面,那中间的 KMD 开源出来方便一下使用也影响不大。但是总的来说 NV 的硬件确实是一点点在向更开放的方向走,只是节奏不太稳定。比如之前发布了一部分的资料( https://github.com/nvidia/open-gpu-doc ),之后官方又放开游戏卡的 Passthrough 支持,这两年估计是忙着搞 AI 没什么动作。

AMD 会发布 GPU 的 ISA 文档,不过不知道是我没找对地方还是怎么的,没有找到太多其他方面的文档,不过好在 AMD 有不错的开源驱动。最近倒是有个故事,tinygrad 的开发者 George Hotz 在做 AI 硬件解决方案,他要基于 7900XTX 搞一个 AI 机器,然后在推上抱怨这东西很不稳定,要求 AMD 开源 GPU 中调度器等部分的 Firmware 然后他们自己来改,然后苏妈还回复说可以考虑。于是过了段时间 AMD 真的发布了 MES 的一些文档(并且源码也在走流程)。于是 AMD 的网站上出现了很奇怪的景象:有比较全的 ISA 文档,然后其他的只有一个 MES 文档孤独地放在那里:gpuopen.com/amd-gpu-architecture-programming-documentation AMD GPU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documentation - AMD GPUOpen

相对来说 Intel 的文档看起来是最全的,Intel 发布的文档叫做 PRM ,包含了许多方面:
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docs/graphics-for-linux/developer-reference/1-0/overview.html Programmer's Reference Manuals 不过有一点暂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上面提到的 AMD 所发布的 MES 信息是 Firmware 级别的,Intel 这个既然名字说是给 Programmer 的,那么可能主要是 Driver 级别的。

今天担任娱乐任务的是高通(什么你说 CrowdStrike ? technically 那是昨天),高通说要对 X Elite 提供 Linux 支持,但是社区发现上面的 GPU 需要一个 OEM 签名的 Firmware ,于是默默地把它默认禁用掉了:
www.phoronix.com/news/Linux-Disabling-X-Elite-GPU Linux Patch To Disable The 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 GPU By Default - Phoronix

至于楼主的梦想嘛,你要知道这是个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问题。GPU 驱动是个很小的圈子,公开的东西大部分又是 Linux 的,其次是 Windows 的,Mac 的基本没人搞。所以等到条件成熟时,楼主可能对火星殖民更感兴趣。

另见 v2ex.com/t/910242#r_12602055
172 天前
回复了 Dominik168 创建的主题 信息安全 crowdstrike 的电脑都蓝屏了? HappyFriday~
差不多下午上班时间开始的,我不知道是因为是 Win11 还是因为是 ThinkPad 还是因为多睡了一会觉成了漏网之鱼。
那时候澳洲日本因为和北美同市场,又正好是上班时间,影响应该最大,现在美国人要上班了,更新推送应该也早就停了。
这事情最离谱的是更新好像是厂商自己推的,也就是不用经过 IT 全自动"bing your business down"。
看起来很多公司的 SotA 全家桶应该是 Windows+Office 365+Bitlocker+CrowdStrike ,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像 PC 一样简单改个文件就得的。至于怎么处理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24 噢对了还有一点忘记说,Web 有自己的 hack 方法,native 也有自己一套 hack 的方法,只不过自由度确实低一些,而且各个平台不同。但是你 native 里面套 Web ,要 hack 一般是更难的。
PC 的纯 Web 和 PC 的套壳不是一个概念,移动端的套壳和移动端的纯 Web ,移动端的 App 也不是一个概念

第一,虽然 Web 的体验问题都差不多,但是 PC Web 好在浏览器自由度很高,虽然理论上开发者可以用各种手段防止用户 hack 应用 UI ,但是用 Web 系技术的初衷本来就是简单方便,所以一般不会使用太多不必要的防御,对于大多数 App 用户都可以用 Inspector ,扩展,油猴等各种方式自定义体验。

第二,移动端的浏览器虽然自由度没这么高,但是浏览器这个壳本身就是一种功能增强,比如我装过 Wikipedia 的 App ,没怎么用就卸载了,原因是 App 虽然单页浏览体验还行,但是 Wikipedia 的页面是典型的有大量链接关系的超文本,我在浏览一个词条时经常需要查看其中引用的其他词条,如果没有对应词条可能还需要放狗,词条中还有大量的引用链接,这是个天然的需要多页面同时浏览的场景,现代浏览器就是最适合的,而 App 想要适应这种场景,只能成为另一个浏览器,但是大部分 App 做不到。类似的场景还有搜索、购物等,都是“使用浏览器”本身就能增强体验的。

第三就是消耗的资源和成本问题,各种意义上的。我如果把所有应用集中到一个浏览器里,我付出的成本是 1 份浏览器硬盘空间,1 份浏览器的内存空间,随应用数量和复杂度增加略有上升,试用某个应用之后再抛弃也很简单,只需要几秒钟“下载”资源。但是套壳,无论是 PC 端还是移动端,都需要单独下载、单独存储、单独运行、单独删除,整个流程成本高很多。

总的来说(强行假装是个 AI ),套壳相当于付出了原生的成本,却既得不到 Web 的自由度,也没有原生的体验,当然是下下选。
183 天前
回复了 grayMondeo 创建的主题 加密货币 现在入币圈是 49 年入国军吗?
币圈又不像 A 股很难做空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2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10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40ms · UTC 03:53 · PVG 11:53 · LAX 19:53 · JFK 22:5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