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只要一支付,就想法设法提示你打开什么免密支付、白条、先用后付、什么领红包等等等。
不知道天天诱导用户打开这些有什么意义,就算冲动或者不小心用了一次,后面还会用么?
204
tifang 4 天前
尽量使用单一功能的应用。
微信是社交软件且是常用软件,暴露消费习惯后被强喂精准推送。 支付宝与淘宝关联,除淘宝系外的支付用多了也会被精准推送,如果常逛淘宝闲鱼的不要用。 除了支付功能,也尽量不要用微信与支付宝的小程序。有独立 APP 的尽量用独立 APP 不要与这两个软件产生交集。 这两者都是用便利换隐私且会影响到日常接收的信息流。 能现金的尽量现金,再次选择实体信用卡。 线上支付有 iPhone 的尽量 Apple Pay ,Apple Pay 不适用的场景用云闪付即可,因为云闪付只有支付的时候才会打开,平时根本不会用,所以没机会被它喂垃圾。 另外也没必要用银行 APP 支付码,因为大部分走的还是云闪付通道,个个每次打开还要输密码,不如直接用云闪付了。 |
205
tifang 4 天前
补充一下,要保护隐私,就要尽量减少支付链中的环节。
现金:直接交到商家手中。 信用卡:银行→商家。 第三方支付:银行→支付平台→商家。 有其他方式可替代手机支付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替代方案,比如公共交通使用实体交通卡。 鉴于售后需要,在小金额不太可能发生纠纷,或者商家有会员制度可以方便回溯交易记录的情况下才使用现金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