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q1102389095
V2EX  ›  分享发现

一起讨论一下各自支撑生活的理论

  •  2
     
  •   q1102389095 · 6 天前 · 4298 次点击

    平时码工作之外喜欢弄一些心理学的东西,一开始小的时候是想着控制人是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催眠等等,但后来看清催眠并不是电视剧电影那些可以控制人的,只是通过潜意识交流,当然潜意识也会影响主观意识操作。后来就被一些理论吸引,决定用一些时间去实践这些理论

    1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这个是学习产品课程学到的一个理论,从中找到了攀登人生的步骤,也熟知了一些关系的处理。比如性就是需求,友情就是友情,爱情就是爱情,不能弄的混乱。所以单身时候满足需求有一类人,只谈友情的也都有一类人,至于爱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消磨得多,短时间也不会有,但有了爱性就要克制。

    2 、然后就是乌合之众的一些理论

    以下这些理论确实比较深有感触吧,当然感觉书中也有些不太对的地方或者说思考过后感觉并不适合国内当下的现状。

    • 群体智力低于个体智力(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风格)
    • 群体行为受情绪影响(想控制群体那就想让其疯狂,特别是领头羊)
    • 群体容易受到暗示和操纵(传销以及成功学最出名的 7yes 原则,如果是一个人面对 7yes 可能会深度思考一下)
    • 群体行为的极端化倾向

    3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高中时期是中度抑郁,然后高二下学期休学最后直接高考了,上大学因为幻想不受拘束的校园生活比较开心吧所以就好了(初高中都是衡水模式封闭式学校,压抑至极)。但前段时间喜欢上一个人,然后因为一些事重度抑郁了,一开始并没直接学习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先看的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册让自己静下来后又看到的《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确实很代入,然后一个月时间就走出来了,生活也有很大改变。进而又看了一些自卑与超越,看着像是病例手册,有一些的晦涩难懂,但总体来说学习完也有些收获也决定要用很长时间实践,以下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些主要思想。我本人依恋模式是焦虑型遇到了喜欢的回避型,受不了冷暴力,所以长期焦虑形成的抑郁。

    1. 目的论: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目的导向的。为了运用这个思想来改变生活,你可以:明确目标:设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对你而言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不是迎合他人的期望。例如,设定一个长期目标,如获得某种技能或帮助他人。

    找到行动的目的:意识到每一个行为背后的目的,尤其是消极行为或习惯,问问自己:“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有助于你识别无益的行为,并替换为更有意义的行动。

    分解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每天完成一个小任务,逐渐积累实现大目标的力量。

    1. 课题分离:区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部分,它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并避免卷入他人的问题。

    认清责任边界:每天花些时间反思自己今天是否因为别人的期望或问题而感到焦虑或压力。将这些问题区分出来,认识到哪些是属于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属于他人的课题。

    不干涉他人课题:对于他人属于他们的课题,保持尊重和支持,但不去过多干涉或控制。例如,不要为别人的选择感到焦虑,也不要试图替别人做决定。

    守住自己的课题:集中精力处理自己的课题,不将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

    1. 社会价值与共同体感:培养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和归属。

    寻找共同目标:在你的工作、家庭或社交圈子中,找到共同的目标或兴趣点。通过共同的目标,建立起与你的团队、家人或朋友之间的联系。

    参与社会活动:加入志愿者组织、社区服务或其他社会活动,找到对社会有贡献的方式。通过帮助他人,你可以增加社会价值感和共同体感。

    培养共情能力:学习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1. 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阿德勒强调自我接纳,即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正面自我对话:每天练习与自己进行正面对话,鼓励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不断批评自己。可以每天写下三件你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

    宽恕自己:承认错误是人类的特征,并学会宽恕自己过去的失误,不带着内疚感生活。这样可以增强自我接纳。 专注于成长而非完美:把注意力放在成长和学习上,而不是追求完美。允许自己犯错,并从中学习。

    1. 他者信赖:建立信任关系

    信任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练习开放沟通:与人交往时,练习真诚和开放的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信任他人:从小的事情开始,比如相信别人会按时完成任务。逐渐扩展到更多重要的领域。记住,信任是逐步建立的过程。

    建立边界与尊重:在信任他人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边界并尊重这些边界。这样可以更容易建立并维持信任关系。

    1. 他者贡献:贡献自己的价值

    阿德勒认为,人只有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价值。

    寻找贡献的机会:无论在工作、家庭还是社区中,寻找可以贡献自己价值的地方,例如帮助同事、辅导学生、关心家人等。

    每天做一件利他的事:每天找一个机会去帮助别人,哪怕只是提供建议或聆听他人的烦恼。这种行为会增强你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将利他作为生活态度:逐渐将利他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内化为你生活的准则,而不是仅仅作为一时的行为。

    有时候确实很难实践一些东西,但阿德勒思想并不是叫我们吃亏,比如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如果感受到没有意义或者被欺骗,这个时候课题分离就要站出来了,因为你要承担被人欺骗的结果。

    总结:这就是对我人生有影响的一些理论,希望能帮到一些人,也希望大家能讨论下自己受用终身的理论我们互相借鉴

    第 1 条附言  ·  6 天前

    我们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所以相信的东西也各不相同,我们都无比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希望各位不要盲目的夜郎自大说某一个知识或者某一类学说就是对的,没有那么绝对的,人是要包罗万象是要终身成长的,我们应该利用知识而不是想方设法说自己的观点和相信的东西是对的。就包括我给的三样我也无法说他们是没有缺陷的,只是大部分适用。比如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爱要建立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上的,但老一辈人很多都是可以两个人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再比如乌合之众中很多观点也并不适用于国内。最后实践阿德勒的过程中也发现本身定义的一些规则也会互相冲突。知识也是要跟着时代进化的,世上本无双全法。在这里我希望我们能用各自的世界观相互碰撞交融,而不是彼此对立非要争论出对和错,也不要盲目的打标签。这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第 2 条附言  ·  6 天前
    我自身感悟出的境界有两种形式吧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最后一层我觉得应该是,只要我相信,那,就是山。心随意动。

    还有就是学习知识,第一阶段清除知道自己无知,第二阶段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见谁都要反驳一通,第三阶段对自己有清楚定位,第四阶段容纳万物可以利用知识,最后一个阶段:终知人一生所学为沧海一粟,也自知需终身成长。
    50 条回复    2025-01-12 13:09:13 +08:00
    movq
        1
    movq  
       6 天前
    1. 科学哲学,了解哲学如何为科学划出定义
    2. 罗素 西方哲学史,了解人类几千年思想的发展历程
    3. 罗素 幸福之路,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如何达成幸福
    4. 薛定谔 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内容如标题。
    azhangbing
        2
    azhangbing  
       6 天前 via iPhone
    我没你这么敏感,钝感,我的理论是活在当下
    lxh1983
        3
    lxh1983  
       6 天前 via iPhone   ❤️ 2
    每天都要思考一遍为啥要活着吗?
    davidyin
        4
    davidyin  
       6 天前 via Android
    享受生活
    q1102389095
        5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azhangbing 倒不是敏感顿感,这世界人与人本身繁复无常变化,总要有些理论支撑,活在当下未尝不是一种理论之上。
    @lxh1983 高中抑郁时期确实会思考,但是接触木心以后好多了。木心在素履之往提到过: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movq 哲学多了就会抑郁,其实心理学也算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西方哲学我只知道悲观主义,也就是尼采那个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悲观主义世界
    lxh1983
        6
    lxh1983  
       6 天前 via iPhone
    @q1102389095 抑郁是器质性疾病,心理治疗和暗示没用的吧
    q1102389095
        7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lxh1983 其实抑郁并不是疾病,抑郁在两周内只算做情绪,我能走出抑郁就是不想利用这个逃避的借口,其实所谓的抑郁是为了达成目的。比如逃避一些问题:如果你是普通人一事无成就会有人说你,特别家里人也会。但当你抑郁了很多人就会觉得有情可原。
    阿德勒的目的论来讲抑郁其实就是:抑郁症(以及其他心理问题)可以看作是一种逃避机制,即个体通过抑郁的情绪状态来避免面对某些挑战、压力或情感冲突。
    逃避责任和压力、逃避自我面对和自我改进、逃避社会互动和社会责任、逃避内心的冲突和焦虑、逃避理想化的目标与现实的落差
    心理学诊室会用弗洛伊德的归因法来告诉抑郁症患者或者他的家人,都是原生家庭生长环境怎么怎么样,其实这样正中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的下怀,让他们躺在这种病态的舒适区不愿意走出来,因为看了病他们就有了逃避的借口,这就是目的,我之前是不愿意承认我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的,甚至抑郁症也是我对抗强势家人的利器,没有抑郁症我不能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在大人眼里永远是孩子他们永远想掌控,有了抑郁症我可以以此为借口正常对抗,但凡再强势他们也会顾虑抑郁症这种东西。
    所以”抑郁症“本质上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疾病,患者为了逃避,医者为了赚钱,我吃过那种抗抑郁药物一周,本来抑郁症走出来了在旅游的路上停了两天药,但突然之间情绪低落很大落差感一时间上不来气了,很难受,所以哪些药物也尽量不要吃,自己不想走出来谁来都没用
    movq
        8
    movq  
       6 天前
    @q1102389095 哲学里面也有很多理论和流派是积极的,建议读点加缪,比如西西弗斯的神话。还有些人根本就不和尼采加缪这些人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们从逻辑和数学的角度思考哲学问题,参考罗素,维特根斯坦
    wintersun
        9
    wintersun  
       6 天前
    “课题分离”有个简单的理解+实操记法:1 、关我 P 事,2 、关你 P 事
    哈哈哈哈
    tingyunsay
        10
    tingyunsay  
       6 天前
    这图里几个为啥我都不需要,开心健康就是我的需求
    q1102389095
        11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wintersun 哈哈,之前看过这种理解方式,确实就是这样,能少很多内耗
    @tingyunsay 开心健康所需资本就是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中的啊
    q1102389095
        12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movq 有机会看一看,还没看过这类的呢
    FengMubai
        13
    FengMubai  
       6 天前
    凑合活呗, 还能死咋滴
    Ariake265
        14
    Ariake265  
       6 天前
    之前刺杀保险 CEO 的路易斯,被大家调查在 goodread 看过哪些书,因为大家希望通过这些书来判断路易斯为什么会选择暴力的手段。然而很多女性社会学家指出,男的都这样——看了一点书之后就觉得这是解释世界的真理,所以路易斯看了什么书根本不重要,他终究只是觉得自己了解真理的“普信男”罢了。
    Folayi
        15
    Folayi  
       6 天前
    enjoy
    SuperDaniel313
        16
    SuperDaniel313  
       6 天前   ❤️ 1
    印象中前两个是有不同见解的。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局限是这个理论不适合所有文化的所有人群,因为当时美国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大量对象都是美国男性。《心理学导论》[美]韦恩•韦登( Wayne Weiten )前两章里有提过。从研究或者说适用性来讲,不够严谨,因为确实有舍身取义这种事情发生,这是不同文化和群体之间的差异导致的,这个时候自我实现成了最重要的需求。

    关于乌合之众,这个可以看刘教授的解说,从书名到内容的批判。假定刘教授所说为真,那还真应验信了乌合之众的人反而是乌合之众,很有意思,哈哈哈。详细可以看看原视频,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传播学蛮有意思的,传播涉及了心理,所以对很多心理学学派都有涉猎,但正经的学究真的蛮枯燥。可以通勤听听。

    [ [中国人民大学] 传播理论 |传播学|媒体|刘海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E411c7Lb/?p=62

    “就是原来来讨论群体的人都是一些社会精英, 那社会精英来看这个社会的大众呢, 往往是以一种比较呃鄙夷的是吧, 比较鄙视的这样的一个眼光, 所以群体在历史上, 一直以来他的名声是不太好的, 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乌合之众, 勒庞有一本书叫 the crowd, 但是他的英它的法文的原名叫做群众心理学, 呃不知道怎么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呢, 一这个英文就把它翻译成 the crowd, 然后中文呢因为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嗯, 所以我们就用了乌合之众, 当然就你看到这个程程度啊, 越来越重啊, 因为 crowd 本身当然还没有那么贬义啊, 没有那么贬义, 但是翻到乌合之众的时候, 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一个贬义词”——节选自字幕
    Kikomore
        17
    Kikomore  
       6 天前
    我以前以为心理学看多了,我可以更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没想到看多了之后,反而更焦虑了 :)
    SuperDaniel313
        18
    SuperDaniel313  
       6 天前   ❤️ 4
    忘了推荐一下

    如果要对精神生活有所改善,我认为更应该看一些哲学。普通人自己看太难了,高人讲解就很轻松。

    推荐刘擎教授的 [ [刘擎] 纷争的年代:二十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 | 华东师范大学 | 全十八讲]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v411t7i6/

    其中刘教授让我认识到齐美尔的金钱价值观点,受用终身。每次听到这句都振聋发聩: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析居在桥上的”——齐美尔

    关于时尚:
    时尚的魅力正在于它完美地结合了这两种倾向:既可以标新立异又可以被模仿,既是新潮的又是普遍流行的。这种双重性满足了人们将"社会的一致化"与"个体的差异化"两种欲望相结合的需求。

    西美尔指出时尚与社会等级密切相关:
    1. 高阶层追求区隔:试图与低阶层保持差异
    2. 低阶层追求模仿:期望通过模仿缩小社会差距
    3. 持续博弈:
    当低阶层成功模仿时,高阶层会寻求新的时尚标志
    仿冒产品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这个也推荐看看
    [物质繁荣内心贫瘠的世界,是值得我们生活的更好的世界吗? [刘擎]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G6VYCESe/
    ma836323493
        19
    ma836323493  
       6 天前
    27 年的到来,生活会不会好一点
    q1102389095
        20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SuperDaniel313 很有趣,这个层次理论适用于大多数人,因为满足不了基础需求的人想着去自我实现本就是空中楼阁,恰巧乌合之众当中第二章就有关于群体的情绪与道德的讨论中有舍生取义相关的内容:在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586282 的§2 部分

    我在文中也说了乌合之众中也有些不太对的地方或者说思考过后感觉并不适合国内当下的现状。本身读过这本书的都知道书名并没有贬义的意思,只是群体心理学的一种,后来接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两者互补。大多数是讲述将一个人置于群体中会是什么样,当然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群体,取决于环境,比如图书馆很少有大吵大闹的人。至于信乌合之众的人是不是乌合之众这种给人打标签的定义本身就让人反感,知识是学来利用的不是人信与不信,都是靠积累的经验相当于一个个公式进行套用的,当然经验也有陷阱,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是吗?如果只看书名就要开始批判的话,那我觉得这个人本身就很肤浅。
    @Kikomore 哈哈哈,你这更像是犬儒主义中的一部分人
    @Ariake265 人其实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阿德勒看重的一大因素就是生活风格,而此外还有学过的知识相信的信仰等等等等,只从但一方面分析远远不够,至于男女对立这种我也确实很反感,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作为人类,而不是非要打上一堆堆标签,比如什么人种哪个国家什么性别,大家都是人类,这样就很好了
    SuperDaniel313
        21
    SuperDaniel313  
       6 天前
    @q1102389095 #20 嗯嗯嗯,你说得对
    ltyj2003
        22
    ltyj2003  
       6 天前 via Android
    好死不如赖活
    movq
        23
    movq  
       6 天前
    @Ariake265 认为自己了解了真理的恰恰是书读的不够多。读的书越多思想越包容,理解力越强。只读了几本书或者根本不读书才成了懂哥。
    s642153378
        24
    s642153378  
       6 天前   ❤️ 1
    抑郁发展成抑郁症,之间有个自我坠落的过程,最终发展成器质性病变,可能就需要长期药物陪伴了。
    yinmin
        25
    yinmin  
       6 天前 via iPhone
    要些能实操的东西,推荐得到 app 里的 2 个经典课程: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万维钢的精英日课( 1-5 季),每天听 10 分钟,1-2 年能打通思想的任督二脉。 还有帆书 app 的樊登读书栏目,也可以听听。
    csys
        26
    csys  
       6 天前 via Android
    如果想“支撑生活”,那应该寻找的是宗教才对……

    当然,找到了一些能够信仰的符号和人也算是找到了宗教

    男信陈丹青,女信王慧玲,小资产阶级信新自由主义,信自己是不同于其他庸人的觉醒精英
    q1102389095
        27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s642153378 但凡用药这人就没救了,两周以内药物不会有什么太大药效,两周以后就依赖了,断药后落差感特别难受,那真的是毫无理由的。
    @yinmin 得到学的产品课程,里面内容很不错。樊登读书之前 app 也有过线下店也去过,怎么说呢,前期很喜欢,后期不知怎么的就不喜欢了
    q1102389095
        28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csys 哈哈哈,我是蛮喜欢陈丹青的,也喜欢木心。对于宗教我喜欢木心在文学回忆录第九讲讲到的:
    我最心仪的是音乐、建筑绘画所体现的宗教情操,那是一种圆融的刚执,一种崇高的温柔。以这样的情操治国、建邦、待人待物,太美好了。
    人类既有这样美好的情操,不给自己,却奉给上帝,数千年没有回报,乃是最大的冤案。听听圣歌,看看伟拔的教堂,可知人类多么伟大。人类的悲剧是对自身的误解。
    宗教是要把人类变成天上的神的家畜,人再也回不到原来野生的状态。家畜成为人类的牺牲品,人类成为自己的牺牲品。尼采说,人本来有这样多的情操,不应该交给上帝。
    宗教归根到底是意识形态,是文化现象。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稍有怀疑,就被视为异端。
    爱因斯坦说:我是有神论者,但具有人形的上帝,我不相信。
    Gilfoyle26
        29
    Gilfoyle26  
       6 天前
    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讲的的是小鳄鱼的群体,说一群小鳄鱼中会自动产生出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是天生的,天生的领导,是天赋也是种群选择的结果,也有环境的因素。
    GeekGao
        30
    GeekGao  
       6 天前   ❤️ 1
    建议读一读叔本华的著作,你会发现你琢磨的这点理论太形式主义了。
    nexklee
        31
    nexklee  
       6 天前
    生活就是活着的目的 不是要怎样才开始新生活

    [妓女。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和她们在一起总会感觉无拘无束。特别喜爱妓女。那些洋葱状部位散发出的那股焖炖般的臭味。对我来说,什么才更有意义呢?当时这些是让我活下去的真实原因。而如今,荒唐透顶的是,晨勃已一去不返。这是我们一生中不得不忍受的事情。晨勃如同你手中的铁撬棍,如同从食人恶魔体内长出的东西。其他物种醒来也会晨勃吗?鲸鱼有吗?蝙蝠有吗?晨勃是进化过程对现代男性的每日提醒,以防他们第二天醒来忘了自己为什么会在这儿。如果女性对晨勃毫无概念,她极有可能会被吓死。因此无法把尿撒进马桶,只能用手把它往下压——得像训练狗去适应拴在脖子上的皮带一样来训练它——如此尿液才会滴进水里,而不会溅到上翻的座圈上。你坐下来大便时,它就在那儿,拾起头一脸忠诚地仰望着主人。你刷牙时它就在那儿热切地等待着——“今天我们要做什么呢?”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晨勃的强烈渴望来得更诚实了。它不欺骗,不冒充,不虚伪。所有人都向这股驱动力致敬!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生!确定真正重要的东西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到那时它已不复存在。那么,人必须得学会适应,唯一的问题是该如何适应。——萨巴斯剧场]
    particlec
        32
    particlec  
       6 天前
    我的底层支撑是:只有现在的我是相对自由的,一旦我死去,我就是一个永恒的死物,再也无法触碰现世
    我假设宇宙的本质是虚无,而我们只需活着,就会创造一片片浪花,每个浪花演奏自己的故事就行
    liuWeiyi98
        33
    liuWeiyi98  
       6 天前
    To be, or not to be 变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接纳现在的自己,放下助人情节,渡人先渡己,都是为了生存的牛马。
    q1102389095
        34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GeekGao 你一定是连文章都没看完就妄下评论了或者说你太盲目自大了,第一条理论我已经说过了是产品课程接触到的,你可以问问产品经理有多少优秀的产品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来的。第二个基本是群体心理学入门必读书籍。至于第三个我也说过了,重度抑郁症 1 个月我能走出来。所有的论点都有论据支撑哪点是形式主义了?
    @liuWeiyi98 这和阿德勒心理学非常契合
    @Gilfoyle26 阿德勒心理学其实是否定基因遗传的,同时也否定性善和性恶的,基本上和否定天生的领导一样,人的这些都是受生活方式生活风格影响的,党机关大院的孩子和普通家庭的不一样,同样的机关大院父母的官职以及行为方式和眼界也同样影响孩子。我以前小时候也是跟屁虫,每天苦恼谁和我好谁不和我好,可自己一些方面有了成绩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一部分追随者。
    @particlec 哈哈哈,我给自己定过一个目标,就是 60 岁时浪漫的离开这个世界
    conge
        35
    conge  
       6 天前 via Android
    生活无需支撑,

    各种理论,都是自己讲给自己的故事。包括科学,不过是换一种符号讲述。

    就如同自以为坚实的大地

    其实是一个被一个大火球拽着转圈儿的旋转大磁求,在一个星系的边缘转悠。

    担水,劈柴,做饭。
    换着花样儿的担水,劈柴啊,做饭。
    就那么点儿破事儿,需要啥支撑。
    q1102389095
        36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conge 我也想不需要理论去支撑的生活,可没有支撑的话,什么又是前进的动力呢?担水,劈柴,做饭往复循环当然无趣,但换种想法担水,劈柴,做饭会不会更有趣些呢,效率更高些呢?就比如我自己做一顿饭我是极其反感的,吃一口饿不死就行,但是一但我有了爱的人,能为爱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自可以乐在其中。
    chenliangngng
        37
    chenliangngng  
       6 天前
    说点不好听的

    马斯洛的那套东西,不是人的需求,是马斯洛自己的需求

    乌合之众的成因,是个体觉得群体性行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才会表现出附和的态度,是个体为了以此获利的行为,所以会导致群体看起来沙比。所以如果群体性行为不只有象征意义的时候呢?

    阿德勒所有的学说,都是让你没那么难受,但是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也就是是“逃避”,在小事情上能缓解精神内耗,但是面对真正的利害冲突和尔虞我诈时,也就是真正影响你能分多少钱的事情上,决定你是人还是牛马的事情上没有太大意义
    ixcode
        38
    ixcode  
       6 天前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自杀意味着,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任何人必须活着的深刻意义是不存在的。人日复一日地生活,突然他停下来产生“为什么”的疑问,这就是荒谬的开端。
    因此,随时准备去死,并且不带有任何遗憾。
    q1102389095
        39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chenliangngng 你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根本没有具体了解过。我不下一次说过马斯洛那套是我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课程中学到的,第二你说的问题就代表你连一章乌合之众都没看过甚至我给的你也没细看。第三,利害冲突尔虞我诈当然是课题分离找到对自己有影响的专注去解决,取舍是你自己的问题,你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谁能替你去决定?你能分多少钱是你的能力、手腕、认知、人脉、资源、策略决定的,不是靠你想想就能得到的。真要靠理论就能颠覆那还搞什么革命?
    @ixcode 感觉你这个有些太悲观了,我也有 60 就离开的想法,主要原因是身体机能不够思想思维也固化基本与世界脱轨并且没有牵挂。但不带着遗憾离开又有些趣味,如果末日来临我可能希望静静看着。
    q1102389095
        40
    q1102389095  
    OP
       6 天前
    @chenliangngng 人人社区随意搜马斯洛就有一堆文章,难道他们都在研究一些无用的东西吗?
    https://www.woshipm.com/pmd/965109.html
    马斯洛需求想必是各位产品人熟记于心的黄金法则,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求,成为人需求的层 级划分,每个人在满足一个阶段的需求后,会向下一阶段进发,犹如金字塔一样。
    而用户生态体系也是一样,每个产品中的健康用户生态体系,如同金字塔一般具有阶梯型,同时随着阶梯的不同,需求与行 为有着巨大的差异。
    ruidoBlanco
        41
    ruidoBlanco  
       6 天前
    你说了很多分开来看没毛病的东西,合起来扔一块只能看出你对于人生并没有什么理解。
    libaloof
        42
    libaloof  
       6 天前
    也是焦虑依恋,与回避相处终究痛苦大于快乐。焦虑型最难的是在焦虑时识别出自己的课题。识别出自己黑洞的需求才不会希冀他人,还认为养宠物代替不安全投射容易上手。
    jxsjdznba
        43
    jxsjdznba  
       6 天前
    为了去码头整点薯条
    GabrielleBellamy
        44
    GabrielleBellamy  
       6 天前
    对我来说对生活的思考主要来自:
    尼采的政治哲学
    斯宾诺莎的哲学和人生经历
    柏拉图的《斐多》篇、《会饮》篇
    巴塔耶的政治哲学
    以赛亚伯林的《自由论》
    汉娜阿伦特的《何谓自由》
    akira
        45
    akira  
       6 天前
    活好每一天 才是最重要的。 想那么多有的没的干嘛呢。 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那个先来。。。
    nightnotlate
        46
    nightnotlate  
       6 天前 via iPhone
    我也是高中抑郁 不过没去医院检查过 只是自己后来觉察应该是的
    一直延续到大学 到工作
    后面是情绪崩溃 崩了个大的
    到了要么直接废物 要么重新振作
    然后等于向死而生了
    才恢复过来
    alphaControler
        47
    alphaControler  
       6 天前 via Android
    乌合之众的成因,从我自身来考虑是因为害怕被伤害,当某一个舆论导向过来时,自己不接受的就会保持沉默,自己接受的就会附和。随着附和的人多了,这些人就好像形成了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会对零零散散敢于发出反对声音的人造成伤害,然而其它沉默者要么保持沉默,要么被动接受加入这个团体,这就是群体容易被操纵的原因吧。

    乌合之众这词,在那本书中我觉得并不是什么贬义词。我想译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指,在没有人组织,也没有纪律要求而产生的团体。

    再说说支撑我生活的理论。就是看透社会本质,不再质疑和追求公平。我觉得人类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建立一个国家,金字塔是不可避免的,注定只能有少数人享受大部分人提供的服务价值,因为需要有人不得不为了生活提供服务价值才能支撑一个国家正常的运转。这很让人不舒服,但这就是现实理论,一个国家所有人都等着另一个做好饭端到自己面前,那么谁会去做饭呢?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国家每个月给全国每个人发 10000 块生活费,假设这 1 万块钱原本足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那么我想每个人都只会想要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生活物资),而自己不再为了生活向他人提供服务,这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民还是不会每个人都幸福,我个人认为那时候的物价水平将会自然而然的涨到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足够生活,不得不为了生活提供服务价值的地步。

    所以我在提供工作服务的时候,我都会思考和选择做每个月收入能超过国家平均收入水平的一倍以上事情,很幸运目前做到了,生活过的还算滋润,没那么艰难,自然也不会愤世嫉俗。
    q1102389095
        48
    q1102389095  
    OP
       5 天前
    @libaloof 学完课题分离慢慢的就好很多了
    @ruidoBlanco 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并不意外,毕竟我前面说了。学习知识,第一阶段清楚知道自己无知,第二阶段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见谁都要反驳一通,第三阶段对自己有清楚定位,第四阶段容纳万物可以利用知识,最后一个阶段:终知人一生所学为沧海一粟,也自知需终身成长。也许你对人生的理解只在于反驳,而这反驳只有论点毫无论据。
    @GabrielleBellamy 都很不错有机会我也去看一看
    @akira 之前做的书摘,https://img.oneself.icu/uploads/67830ac30f132_da443ca8627997d9.jpg ,这是关于爱人的,其实生活也是如此,为了每天都了无遗憾罢了。
    @nightnotlate 去了医院有了借口进而逃避才是最可怕的,很庆幸你没经历过
    @alphaControler 我也早不再追求公平,因为世界是黑白交织的灰嘛,但我也想过,如果人类无政权没国界遵守共同规则具有共同利益相信共同信仰则会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但稍显乌托邦了。
    ruidoBlanco
        49
    ruidoBlanco  
       5 天前
    @q1102389095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恰恰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想通了,所以我能够一眼看出谁想通了谁没有。我也不是喜欢反驳的人,今天例外罢了。当然,说了这么多你依然不会信。所以,多说无益,不如不说。

    q1102389095
        50
    q1102389095  
    OP
       5 天前
    @ruidoBlanco 我很好奇你身边有朋友说过你很装吗,我在这里是希望和人交流知识经验,你在我这分上高低了,换句话说你通不通和我什么关系呢?无非是证明你的存在感。用法律上的一个惯例讲,谁主张谁举证,你在这全是一些假大空的话语,连论据都没有就对人贬低一通,和帝师见过龙有什么区别?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00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6ms · UTC 19:47 · PVG 03:47 · LAX 11:47 · JFK 14:4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