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如题,我就表达不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的东西可能晦涩难懂,或者乱七八糟。 我想解释我想表达的东西,就像是在反驳对方的观点。看待一件事情总是主观的,虽然我知道要有一些框架结构什么的东西,也知道问题的出发点在哪,但是我临场不会刻意去套公式,绕来绕去感觉更乱了,脑袋里面直观联想到什么就想说出来,不然我怕我忘了。
![]() |
1
zhouzhouLu 2 天前
逻辑思维需要训练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是因为逻辑链没形成或者太短了,说一点就会断,表述不清楚的问题可能是知识储备不够,多看书多表达,可以训练这样的能力
|
![]() |
2
stone9527 2 天前
长期缺少交流,话都说不利索
|
![]() |
3
googlefans 2 天前
多看好书,
信息多元化 不总被某一种信息洗脑 |
![]() |
4
0x663 2 天前
敢想敢说多练习。假如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的话很难做到。
|
![]() |
5
Ilavena 2 天前
看见你这个标题,我就想到刘几手,他的逻辑思维,说话直指要害。我有点羡慕。。。
|
![]() |
6
lasuar 2 天前
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这本身也是一项能力。可以有意识的去锻炼达成。🙇
|
![]() |
8
unii23i OP @zhouzhouLu 说的是兴趣领域的内容呢?比如说打球、画画,我随便举例的啊,这个书上很难有吧
|
![]() |
10
nagisaushio 2 天前
@unii23i #9 建议多写,写博客写随笔都行,先把思路捋直了
|
![]() |
11
xiaocongcong1 2 天前
多听听有深度的播客或者采访,认真听听别人怎么说话的以及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我们生活在一个假大空的环境里,思维和说话方式潜移默化都会受到影象,然后表现出的外在行为也会不由自主的假大空。看待问题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思考的能力,所以发表的观点也都很片面,开口都是我以为,我觉得(当然包括我自己)。所以当自己还不具备深度思考能力的时候,多听多学。
|
12
F798 2 天前 via iPhone ![]() 练习思维,最好的方式是写作
这里的写作不是高考作文或者抒情散文文学创作那种,仅限议论文( essay )写作。议论文就是第一段表达一个观点,然后分段论证的那种结构。观点可以是任何观点,比如哪吒这个电影很烂,比如人不应该生孩子。任何你持有的观点都可以 写完一篇,就放着。过一个月你自己重新去读一遍。然后你会发现自己脑子里的各种思维混乱。然后你就知道你需要补充什么知识 再进一步就是扮演自己的反方。比如如果你认为人就不应该生孩子。那你就写一篇为什么人应该生孩子。这样可以进一步锻炼思维 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始,可以看看这方面的书 |
![]() |
13
feikaras 2 天前 via iPhone
你自己思考问题逻辑清晰么?和说其实是无关的。嘴巴完全可以不开。
|
![]() |
14
pkoukk 2 天前
点开 deepseek ,勾选推理,问问题
把他推理的那部分看看 |
15
sowhen 2 天前
mark 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锻炼一下
|
![]() |
16
msg7086 2 天前
思考模型和非思考模型的区别(
|
17
datocp 2 天前 via Android
多写文档,
多看华为写的文档 再多个问与答,解答别人的提问 我说你听 你说我听 我说你做 你做我看 才能面面俱到 标题 简介 目录列表 详细步骤 问与答 引用链接 更新日志 |
![]() |
18
skydcnmana 2 天前
天赋占大头,也不是学得多就一定能提高,我见过挺多高学历的做 PPT 汇报都各种逻辑错误,而且半天说不到点上。
|
![]() |
19
SuperDaniel313 2 天前 ![]() 如题如题,我就表达不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的东西可能晦涩难懂,或者乱七八糟。 我想解释我想表达的东西,就像是在反驳对方的观点。看待一件事情总是主观的,虽然我知道要有一些框架结构什么的东西,也知道问题的出发点在哪,但是我临场不会刻意去套公式,绕来绕去感觉更乱了,脑袋里面直观联想到什么就想说出来,不然我怕我忘了。
----- 如题,我就无法顺畅表达所思所想,日常表达的内容逻辑混乱,没有条理。想正常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表现出来的行为更像在逐条反驳对方观点,与对方陷入论战。 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总是随心而定,虽然了解一些表达技巧和思维组织方式,却无法如臂使指,刻意套用反而常常弄巧成拙,但如果不及时输出又担心有所遗漏。 ----- 我的经验是通过英文写作来锻炼表达能力。 与中文相比,英文作文是长大后自己想学的,不谈论语言的孰优孰劣,单纯从个人经历来看,在英文学习的帮助下,我的表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抽象一点来看,编码确实和英文表达很相似,分句嵌套(调用函数),充满代词(变量引用)。 另一个是要输出,多说不等于会说,现在输送个人意见到公共空间太方便了,不值得珍惜的资源总是会被人随意挥霍。如果喜欢短文输出,记得写完了多自省,别直接点发送,不然错字连篇,又要花精力纠正和解释。 是人都犯错,就看能不能少犯。 ----- 一点吐槽: 换做物资匮乏的年代,出书可是神圣到不行的事情,每个人对自己的输出都十分重视,生怕写错了造成恶劣的影响。现在不同了,自媒体都是以说得快,说得多为荣,阿猫阿狗都能出书了。 淘好书在这个时代不亚于屎里捞金。 ----- 推荐旋元佑,真正的大师 《修辞高峰会》 Chapter 1——英文修辞概论 修辞的两大准则:清楚与简洁 句子首先要写得清楚,表达明确的意思。清楚之后要简洁,每个字都要有效果。 两种不清楚的状况 一是模糊( vague ),读者无法明确地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种是模棱两可( ambiguous ),同一句话有两种合理的解释,读者无法判断作者的原意是哪一个。 两种不简洁的状况 句子够清楚之后还要简洁。与简洁抵触的修辞错误是冗长( Wordy )与重复( redundant )。要文章精简,首先要养成一个习惯:避免使用空洞、无内容的字眼。 |
20
kunkunzhang 2 天前
脑力和体力一样,是可以锻炼的,你得想想怎么锻炼
|
21
zuotun 2 天前
@SuperDaniel313 #20 在这里难得看见大段非 AI 的内容。我觉得很对,要想锻炼思维必须去主动接触英文,一是由于网络审查和不教逻辑学等众多原因,中文圈里存在大量垃圾内容,只接触这些犹如屎里淘金;二是英语的表达方式确实可以锻炼自我,这和中文的表达逻辑完全不同可以让大脑更灵活。
另外问 OP 一句,你刷短视频吗? |
22
5261 2 天前
@SuperDaniel313 666
|
![]() |
23
SuperDaniel313 2 天前 ![]() @zuotun #21 确切地说是不主动刷短视频。
早年间受编程随想影响,认为音视频作为学习知识的媒介,其学习效果次于文本。抖音兴起的时候我非常抵触短视频侵入我的生活,但这两年心态有所回调,偶尔也看看有意思的内容,都是被动接收(社交软件分享过来的)。但总体感受多媒体类型的内容还是不如文本阅读,至少在吸收效率上是远远不如。但好文本、书籍实在太难得了,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挖掘和辨别。 最近沉迷 Follow ,想抵抗算法推荐的内容,自己捞信息虽然低效,但也蛮有乐趣的。 |
![]() |
24
cmdOptionKana 2 天前 ![]() 有一点很重要:提前思考。
如果对于一个问题,你平时思考得不多,那临急临忙要辩论,当然效果不好。而如果平时就思考了很多,那至少能有及格的表现,然后多总结经验,自然就能提高了。 |
![]() |
25
HUZHUANGZHUANG 2 天前
归根结底就是你到底是真的懂还是假的懂了?有些学生嘴上说懂了,一考试就拉跨,那就是假懂啊
你真懂的东西你说起来会卡顿? |
![]() |
26
7gugu 2 天前
我认为核心还是在于思路拆解,把大的概念/问题在脑海中拆解成一个个小的概念/步骤,这样子才能准确的描述出关键路径点。而不会被发散的思考,带偏方向。
|
![]() |
27
topqrh 2 天前 via Android
你需要做的就是输入并输出内容
其实就是学以致用 像是写日记,写工作文档,或是记录任何感兴趣的事物。看别人产出的内容,把那些理所应当的存在用语言进行归类整理,同时不定期的使用或是修改自己的笔记,慢慢的你就会发现经常接触的内容可以很快调动自己的思维,并作出反应 就算一开始只会做复读机,总有量变引起质变的可能,语言在你脑中开始像气泡水一样扑腾 |
28
7Sasuke7L 2 天前
你提到的问题属于逻辑学,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多学习,但是国内一般不开设逻辑学这门课,不过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渠道学习。我觉得可以通过数学和阅读来弥补,多去看看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并将推理的过程写下来,多加训练,再次需要多阅读,将你的推理用准确的词汇表达。如果数学学不进去,可以去试着写教程,将自己擅长的东西写成教程,要假设阅读者是 0 基础,比如你擅长画画,你可以写一个教程集,教别人如何学习画画,写完后可以给自己的朋友看,如果对方大致上能看懂,那你就算写好了,如果对方表示看不懂,那就说明你写的不行,多加训练就可以提升思维。
|
![]() |
29
levelworm 1 天前 via Android
得举个例子才知道是什么问题。但是提前准备好肯定效果挺好的。
我的想法就是绝大多数想法不值钱,不值得说也不值得听。 |
30
johnawesome172 1 天前 via Android
多练练,我最近在参加头马俱乐部,一周可以讲一次,也可以点评别人演讲,也有即兴部分。多学别人好的,留下自己满意的,提升不足的。
|
31
sandman511 1 天前
@SuperDaniel313 个人认为音视频作为学习媒介 远大于文本
1.文本滞后性太强 2.文本过于正式 类似与官方文档 只包含了基础 而视频里会有大量细节/技巧 或者避坑提醒 这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 3.视频有评论区 评论中对视频的修正/拓展/经验分享 也能极大提升学习效率 |
32
fredweili 1 天前
听别人说的时候要思考,整理自己的观点,然后表达时候简单清楚,不说废话
|
![]() |
34
SuperDaniel313 1 天前
@sandman511 #31 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他已经总结完了。
《为啥俺很少看视频?——兼谈“视频”与“文本”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差异》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7/08/Some-Reasons-to-Watch-Less-Videos.html 另:目前音视频检索方面的缺陷还是没有很好解决,即便有 AI 加持,也是通过转文本的方式来检索,这是我不喜欢音视频的另一个原因。 |
![]() |
35
youyouzi 1 天前
以前语文课有种题,叫做梗概。还有阅读理解必有一问,该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其实就是你说的这种能力的体现,虽然是卷面上。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说人话就是:会抓住重点。
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考公考编的题,一大段文字里面,让你找出里面的哪句话概括,可以很系统锻炼你的思维能力 |
36
datocp 1 天前
华为网络设备的帮助文档啊,
用来改进我自己的写作习惯,为啥别人看不懂 其实很大一部分还是来源于人家的问题,就是人家即便看了也看不懂。 |
![]() |
37
curiohuang 1 天前
首先可以读一些入门的逻辑学书籍,其次可以把自己最近的喜欢的一些命题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有时候读再多书自己不下笔写,是没有多少提升的。
|
![]() |
38
HiFrankLee 1 天前
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和清晰的思路表达还是有些差异。。如果是表达的话建议可以看看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工作中的很多会议、汇报都用的上。。主要还是看结构化的思维能力。
|
![]() |
39
unii23i OP @curiohuang 我是根据博弈论来写的,结果被说乱得不行。写了一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