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背景,与两个兄弟关系单位合作,一个是大学团队主导的事业编抱团公司 A ,一个是区财政主导的国企编抱团公司 B 。合作项目是对内服务软件平台。
日常对话如下,我举例分享一下。
我:张老师,业务申请了三个服务器,审批单在你那边了,在你管理的网络区域,有指定静态 IP 吗。
公司 A 张三:指定了。
我:指定的什么 IP 。
公司 A 张三:192.168.1.111 ,222 ,333
我:老师,掩码和网关呢。
公司 A 张三:24 位掩码,网关是.1
公司 B 李四:我遇到问题了。你访问服务器 1 看看是咋回事。
我:李老师,什么问题。
公司 B 李四:你 ssh 登录以后看看我看到的界面就知道了。
我:李老师,咱这边服务器没有配置堡垒机,看不到你终端显示的报错信息。要不你截图发我看下。
公司 B 李四:(发来一张只有 erro 这个单词的截图,无上下文,无其他报错信息)
我:李老师,要不你截图再大一些。
公司 B 李四:一张全屏截图,没有报错信息,只有报错之后他自己操作的查询命令返回的信息。
我感觉好心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其他更奇怪的。
我想分享一下以前和移动还有华为、华三这些公司的自有以及外包工作的沟通状态。对比一下,真的差别好大。
我:王老师,新分配的机器有指定 IP 地址吗。
厂商的王五:IP 地址是 1 ,2 ,3 ,掩码是 4 ,网关是 5 ,其中 1 ,2 可以路由转发给 6.其他安全配置等下发你邮箱。
真的对话差别很大,沟通效率差异。我感觉真的是混日子和干活的区别。也难怪有些地方不适合技术发展,要不说有些地方做行政和销售的地位高于技术呢。这状态,完全可以毁掉任何一个新人。
1
fffq 7 天前
333 ,离谱
|
2
bbao 7 天前
其实你可以和他的工作方式一样
|
![]() |
3
me1onsoda 7 天前
第二个我能认同你。第一个,你要什么为什么自己不能说清楚,让人猜啊?你不妨自己先做到位了,都是来工作的,谁也不惯着谁。
|
4
sunchaoylq 7 天前
分级管理:面对让你舒服的人,干活;面对让你不舒服的人,混日子。
|
![]() |
5
oneisall8955 7 天前
对话没问题呀,人家又不是没回复
|
6
hefish 7 天前
对话没问题,
人家事业编本来就搞不懂那些东西,事业编就是等退休的,能这么配合已经不错了,知足吧。 |
![]() |
7
xuanbg 6 天前
公司 A 张三没毛病,公司 B 李四你仔细想想也没啥大问题,因为他不懂。最后,厂商的王五我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沟通中感觉不通畅,只能说明你接触的人少且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
8
fredweili 6 天前
有问题就打电话,打字信息密度太低
|
![]() |
9
cominghome 6 天前
公司海外业务和阿三团队有接触,有一次给白名单,我给的是 x.x.x.x/27 ,他就只加了 x.x.x.x
|
![]() |
10
YaakovZiv OP @me1onsoda 我这边工作流程是,有人提了需求,找到我第一个提到的张三,张三做完以后,啥也不说,手里拿的信息也不给项目组同步,就等着其他环节的人去索要。问题是,我也不知道他手里拿什么信息,拿十个信息,我问了两个,那就是我背锅吗。这点我不理解,那要是这个思路,我以后干活就故意遗漏一些信息,让团队运转不起来,岂不是成团队里毒瘤了。
|
![]() |
11
YaakovZiv OP @oneisall8955 可能我工作以来一直是与第三个王五模式这样的人协作吧,我给别人信息就是一次性尽量给到位,不要反复返工。我不太理解为啥有的人拿了信息不给或者给不全,还要等发现问题了再陆续往外给信息。
|
![]() |
12
YaakovZiv OP @xuanbg 第三个案例的王五沟通模式,就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在做,并且喜欢的模式,但是第一个张三模式我感到费解和不认同,我认为这样的模式就是拿着信息不给,属于团队毒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