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1.本贴不讨论“单踏板”模式与传统模式孰优孰劣,(我个人持中立态度),只讲我的感受及想法,你有不同看法以你为准。 2.本贴不欢迎无脑认为“特斯拉刹车刹不住”的云司机。
正文: 特斯拉这个品牌的车,关于安全性、“单踏板模式”、刹车刹不住等,众所周知争议不断,但是个人觉得有些问题网上并没有提到,或者说我的感受和网上的论断有些区别,我讲讲我的想法和驾驶感受。
我的车目前是 Model3 2021 款( 2021 年末的版本),开了 1.5w 公里左右不算多,开过 1 次 300 公里左右长途,其余均是单程 100 公里内的通勤。同时在开另一辆油车 ES200 ,经常交替开,以下感受基于上述事实。
关于“单踏板”模式,首先我认为这个所谓“单踏板”这个名字就是完全错误、很不负责的叫法,以至于包括我在内许多人,在真正了解、驾驶特斯拉之前一直以为只有一个踏板,但实际上他和正常的车一样有加速踏板(油门/电门)和刹车,基本原理一样,油门加速、刹车减速。但是这个“单踏板”的叫法,让人觉得只要踩一个就行,刹车像是“多余的”,虽然实际驾驶的时候刹车的确用的不多,但是油门加速、刹车减速的基本逻辑没变。我的理解是,如果说传统油车在不踩油门滑行的状态下滑行距离很远的话,那么特斯拉默认的强动能回收模式,只是在不踩油门的情况下滑行距离更短而已,如果你把这种强动能回收理解为滑行距离短,该踩刹车还是要踩刹车,只是油车滑行速度快距离长,需要提前轻踩刹车,对“单踏板”模式换一种理解,可以避免许多人觉得“不用踩刹车”这种想法,从而不至于慌乱中不知道踩刹车反而误踩油门,保持和传统油车一样的或者类似的逻辑。
总之我觉得这种强动能回收模式是一种遵循电机工作逻辑的驾驶模式,驾驶感受更加轻松,如果你是属于开车不急的佛系车手,的确可以在正常驾驶、非紧急情况(比如突然窜出一个人等等)情况下几乎不踩刹车,不用来回切换脚掌,遇到红灯还可以把腿收回来活动活动,驾驶感受是比传统油车轻松的。如果帖子里有朋友开特斯拉的,可以讲讲你们用什么模式,我估计大部分都是习惯默认的的强动能回收模式。
我和传统油车混着开,刚开始不是很习惯怕踩错,但是很快适应,坐上油车就默认脑子里就是油车的驾驶逻辑,坐上特斯拉就是特斯拉的逻辑,我混着开并没有觉得不适应。ES200 动力弱,座椅舒服、空调给力,不过整体上来讲的话,我更愿意开特斯拉,但是单踏板开的轻松只能占 30%的原因,50%是因为动力更强,20%给智能化。
关于刹不住车,一部分原因是我上面讲的“单踏板”模式问题,关注的人很多也不多说了。还有一部分可能的原因,网上讨论很少,但是我觉得的确存在刹车的软件/设计问题
1.我在小区的地下车库环氧地坪开,比传统油车更加容易打滑,刹不住车,尤其是下雨天地上有点湿滑(防杠:我知道湿滑环氧地坪所有车就是很容易滑,但是这里说的是相对而言)。如果说之前开的油车 15 公里/h 才会触发 abs/车身稳定系统等,那么特斯拉 10 公里/h 就会触发,以至于我在地下车库开车只能龟速行驶。不太确定这是因为胎压更高/车身更重/轮胎不行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点其实影响还好,大不了开慢点,但是难受的是动能回收效果会突然大幅减弱,正常驾驶的时候你心里会有预期,松开多少踏板就能减速下来,但是在湿滑地库,这个强动能回收效果会几乎失效,或者说会瞬间变成传统油车的长滑行模式,这种心理上的预期不一致真的很容易让人慌神,而且这个时候踩刹车会触发 ABS ,刹车效果是减弱的,必须要猛踩刹车减速效果才明显,非常容易失控。 另外有好几次我在洒水车路面(其实已经没有积水了,只是稍有打湿,当时晴天)的柏油路面松电门刹车,也会有动能回收减弱、刹车 ABS 介入、刹车距离延长的情形,差点撞上行人,但是这样的路面我开油车从没出现过 ABS 介入的情况,刹车感受和干燥路面不会有区别。 总之就是特斯拉的这套强动能回收系统,经常会动不动效果减弱,而且没有提示/或者有时候有提示但是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体验很差。
2.刹车变硬的问题,我体验过几次。主要是在高速上或者快速路行驶(一般大于 80km/h )的时候碰到需要快速减速/刹车的情形,比如高速下匝道之前减速那段,松下电门之后减速效果主观感受并不明显,需要踩刹车制动,这个时候刹车的脚感会变得很奇怪,大概类似于就是刹车的前半段车机已经帮你通过动能回收的方式踩下去一部分,你要做的就是踩下去后半段(因为你本身已经在动能回收减速了,你需要二次减速),而后半段的刹车很显然是要花更多力气去踩,这种脚感是很硬的,非常像刹车失灵,而且一般人并不会一下子很用力去踩刹车(毕竟不是紧急情况),如果慢慢踩刹车就是很硬的感觉,再加上轻踩刹车的话制动效果弱,非常会让人联想到是不是刹车失灵了,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网上很多人说刹车失灵的大概率原因。
总结 上述的这些毛病(或者说这种设计)是我在驾驶过程中最最不喜欢的地方,其他还有各种比如车机老是死机,atom 版的处理器垃圾的要死,车机反应太慢,异响,座椅不舒服等等小毛小病也不少。如果不是当初正好在低价位 23.59w ,我就不考虑了。
1
bluehr 2023-10-17 17:10:08 +08:00
很客观,👍
|
2
UncleCat01 2023-10-17 17:12:32 +08:00 via iPhone 2
特斯拉好像没有 CRBS 功能,这个价位的车不应该
|
3
GopherDaily 2023-10-17 17:16:31 +08:00 4
传统油车的逻辑:没事就把脚放刹车上,出现突发情况下下意识踩刹车;
从我个人的体验上来说,确实一年会有几次走神/突发情况下意识把脚踩下去了。 电车起步动力太强,也是另一个加剧上述场景下的损失的原因 |
4
haimall 2023-10-17 17:18:15 +08:00
高速一般开巡航,都是自己控制车距的。
除了超车时恢复手动。(其实超车时也不挂着巡航的时候不少) |
5
NoNewWorld 2023-10-17 17:21:14 +08:00
说的挺不错,也挺客观的👍
|
6
gscsnm 2023-10-17 17:22:20 +08:00
地库湿滑太快出发 abs 的情况,我理解可能是动力太强的问题。确实这个问题
刹车硬的这个,我倒是没有感觉出来,回头注意试试。 另外,你说的电车和油车切换的这个,我很认同。上了什么车就是什么车的操作模式,我甚至电车、油车、油车手动挡换着开,几乎没有切换的问题 |
7
jjxtrotter OP @GopherDaily 对的,电车动力响应太快了,尤其是特斯拉本身就是动力足,慌乱之中踩错之后加重了后果。我平时换开的 ES200 简直就是老黄牛,随便踩就是不走,开这个车自动变成佛系,换成特斯拉就暴力开暴力超车。
|
8
wyhooo 2023-10-17 17:24:07 +08:00
可以把动能回收减弱时用刹车补偿这个选项打开。这个车给我感觉最大的优点就是指哪儿打哪儿,配合单踏板模式真的人车合一。
|
9
xtx 2023-10-17 17:28:27 +08:00 via iPhone 1
刹车变硬和动力回收强度降低,这两点在日常行驶中会给驾驶者带来极大的影响,输入的操作,输出的效果和心理预期不一样,可能会引起事故。
|
10
l1ve 2023-10-17 17:29:05 +08:00
主要也是车太重,胎压又高。
动能回收的问题更新了动能回收减弱时刹车补足以后整体一致性好了很多,以前确实有这种撕裂的情况 |
11
jjxtrotter OP @wyhooo
这个选项打开了,但是对我的工况应该是无效的。 这个选项的工作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就是当你刚启动车,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低温)车机会检测到动能回收减弱,并在屏幕上发出短暂提醒,这种情况下有用,因为系统已经检测到回收力度减弱或者主动限制动能回收力度,那你在驾驶的时候这个选项有用的。 但是突然进入湿滑路面,车机是无法提前预知的,所以这个设置没用。 |
12
sentinelK 2023-10-17 17:33:18 +08:00
"比如高速下匝道之前减速那段,松下电门之后减速效果主观感受并不明显"
这是因为高速情况下,动能大,轮速高,很容易达到动能回收上限(我设定的是“弱回收”,但 120 时,体感和没有动能回收一样,但其实观察状态条得知,动能回收其实已经 50%打满)。 “刹车的脚感会变得很奇怪” 我个人体验是特斯拉的刹车助力标定逻辑有问题。短时间内连续踩下抬起刹车,反复第二、三脚之后就会变硬(或者说刹车助力减弱),这个特点和速度无关( D 档原地、低速、高速均可以复现)。 然后动力回收模式,这里特斯拉有两个原罪: 1 、动力回收(减速逻辑)不和刹车绑定,反而与油门的浅踩绑定。(特别搞笑的是,赛道模式 0 动力回收,浅踩油门是会触发回收减速的) 2 、之前的强制强动力回收,导致无法完成“备刹车”这个技术动作。 我个人使用的是弱回收,剩下的不评判。 |
13
erlking 2023-10-17 17:35:03 +08:00
问题#1 OP 有没有开启车机里动能回收减弱时用刹车代替的选项啊,开了这个选项之后我没再感受到动能回收大幅减弱的问题。
问题#2 就算低速急刹也很硬,至少比家里的油车硬,但并不影响制动。 我个人感觉最垃圾的是自动雨刮和 apple music 经常加载出错,别的暂时没啥可挑剔的。 |
14
Mithril 2023-10-17 17:36:59 +08:00
个人感觉这种你描述的这种刹车变硬更像是制动助力失效,但没有油车那种明显的效果,也没有物理损坏。
而打滑的话大马力后驱车过潮湿路面的时候油门踩猛了也会。只不过动能回收导致车的加速度比较大,更容易出问题。 一般开车多了都知道突然经过湿滑路面不要猛踩油门刹车,松了油门滑过去基本不会出问题,自己能控制,同时也有心理预期。但加了动能回收就更不好控制了。 |
15
jjxtrotter OP @sentinelK 你说的应该是对的。不过最后一点”备刹车“,开油车我这个习惯保持的很好,但是开特斯拉我除了高速行驶日常开基本用不到,我认为突发情况下,从电门切换到刹车的那个 1 秒左右的反应时间内,动能回收已经可以提供一部分减速动作,基本可以弥补油车”备刹车“反应。
|
16
vanemu 2023-10-17 17:45:36 +08:00
关于第二点,有其他特斯拉用户来补充补充吗,很硬到底是有多硬?
|
17
vanemu 2023-10-17 17:49:09 +08:00
我的预期是无法接受一点点在驾驶过程中刹车变硬的情况,真的会普遍出现这种刹车变硬的情况吗?
|
18
sentinelK 2023-10-17 17:52:04 +08:00
|
19
jjxtrotter OP @vanemu 参考 #12 楼 sentinelK 的发言,应该就是他说的情况,我可能描述不对。但是刹车变硬的确是存在的,我碰到好几次了。
|
20
sentinelK 2023-10-17 17:54:51 +08:00
@vanemu 有个简单的体验方法。去特斯拉的门店,找个车。连续原地 P 档踩几脚刹车(确保助力泵的残余压力卸掉),之后就是那个感觉。
当然,原地 P 档的是极端情况,非常硬(因为连续踩之后会完全没有了助力)。 正常行驶出现这个情况会比这个轻微些。 |
21
jjxtrotter OP @vanemu 刹车变硬这个描述可能也不太准确,刹车没有失灵,用力踩也能减速,但就是这个踩的过程要用较大的力气,而且脚感反馈很弱,有点像是踩到了硬邦邦的橡胶那种感觉。
|
22
dddd1919 2023-10-17 17:56:03 +08:00
油车在松开油门后仍然会喷油,只不过很少量的只能维持低速,和电车的动能回收完全不是一个逻辑
油车松油门是推力<摩擦力,车缓慢降速,松油门像溜车 电车松油门是动能回收产生的阻力+摩擦力,完全没有前进力,松油门像轻点刹车 |
23
Kirscheis 2023-10-17 18:07:30 +08:00 1
我平常都开油车,偶尔用朋友的特斯拉上赛道爽下,只能说单踏板模式太不符合解耦的思维了。
普通油车的感觉是 { 油门:加速, 刹车:减速, 都不踩:保持, 都踩:UB } 单踏板变成 { 油门:加速、保持或者减速, 刹车:更强的减速, 都不踩:减速, 都踩:UB } 这种一个操作得到组合结果的感觉很难受,就像玩游戏的时候按 ad 往左右走,按 ws 却是往右前右后走一样的别扭。。。 不过特斯拉的 profile 功能油车是应该学学,驾驶设定就应该跟着人走而不是跟着车走 |
24
rrfeng 2023-10-17 18:19:11 +08:00 via Android 1
动能回收改到刹车上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安在油门上。。。。
|
25
leonme 2023-10-17 18:19:28 +08:00 via iPhone
文笔不错,乐观
|
26
rrfeng 2023-10-17 18:20:41 +08:00 via Android
其实这个感觉开手动挡的应该很熟悉:油门放松触发发动机制动。
|
27
sanshao124 2023-10-17 19:27:29 +08:00
@Kirscheis 对,就是这个逻辑,我没有兄弟表述的这么好,但是看了你的描述会感觉很符合我的感受,单踏板思维很容易引起事故,平时不会有感觉,因为其实开多了会适应,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不好说了,有人说不会这样,那只是你,何况能遇到几次紧急情况,一年都不见得遇到一回,而遇到一回你踩错了可能直接把自己或者别人送走了
|
28
xxxxi 2023-10-17 19:32:21 +08:00
车机老是死机,atom 版的处理器垃圾的要死,车机反应太慢
—— 这个情况多吗,atom 处理器车机我到的说是优势项啊 |
29
Pteromyini 2023-10-17 19:54:18 +08:00
单踏板模式这个我觉得确实是设计有问题,就是因为太舒服了,所以反而降低了安全性,在人机交互中,安全领域会特别注重一些不“人性化”或者麻烦的东西,比如液压设备双手开关等,这个与使用习惯无关,而是一种习惯培养模式,如果在 99%的情况下不去进行切换操作,那么在遇到 1%的危险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误判。这里面涉及一个理念问题,不带动能回收的车在缓速或者戒备滑行状态下司机会把脚放到刹车上,遇到问题反应时间更快,特斯拉则是把脚放到油门上,哪怕移动到刹车踏板也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更何况紧急状态下肌肉紧绷本身蹬腿也是人的本能。这是我的观点,有错误感谢指正
|
30
ConfusedBiscuit 2023-10-17 19:59:17 +08:00
我开国产电车都是用弱动能回收,因为
1. 有 CRBS ,所以动能回收强度对续航影响不大 2. 过路口的时候可以备刹车,减少突发情况踩错的风险 3. 油车电车经常切换,保持一致的逻辑也比较安全 |
31
ConfusedBiscuit 2023-10-17 20:08:47 +08:00
@rrfeng 其实很不一样
1. 强度:大部分电车(包括特斯拉)在强动能回收的模式下,制动力比发动机制动强很多很多(一档 6000 转松油门的制动力也比不上大部分电车的中等强度回收) 2. 强度可控性:油车发动机制动力的强度跟档位和转速有关,熟练的司机在下山的时候会选择合适的档位减少刹车的使用。油车发动机制动的强度是可预测和可控的。但是电车的动能回收受到电量、温度甚至颠簸路面的影响,可能会突然变弱,可控性弱(这点 OP 也描述得挺详细了)。 补充一点:其实自动挡也可以发动机制动,只是大多数变速箱的调教在日常驾驶中倾向于高档位低转速,导致发动机制动效果往往比较弱。 |
32
PrinceofInj 2023-10-17 21:30:11 +08:00
@rrfeng 不是说特斯拉不想给博世交钱么,才搞出这套逻辑来,然后大力宣扬自己的更好。
|
33
512357301 2023-10-17 22:26:10 +08:00 via Android
动力回收都是这样,我的两轮的雅迪电动车也是在高速阶段动力回收的时候刹车感十足,低速阶段动力回收几乎没有,速度低于一个阈值的时候干脆不回收,习惯也就好了。
两轮的动力回收没啥效果,四轮不清楚。想无损关掉又没法关。 |
34
weiming 2023-10-17 22:36:17 +08:00
非常同意动能回收失效这个问题,虽然我开的不是特斯拉,是有 Crbs 的小鹏 G6 。这俩用的都是博世的那套动能回收系统。
我在大晴天城市柏油路面上 70 速度刹车遇到了动能回收失效,大概有接近一秒的时间失去制动力,挺吓人好在没出事故。原因是 abs 介入后动能回收和刹车制动的衔接有问题,强烈投诉之后厂商 9 月底 ota 说是修复了这个 bug ,具体还要看后面表现。我看了一些关于博世这套系统的文章,猜测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博世要求 abs 介入后必须彻底停止动能回收,而厂商在停止动能回收后刹车介入的时机晚了就会感觉失控。油车之所以没这个问题是因为没有动能回收,abs 介入后会间歇性制动。 |
35
weiming 2023-10-17 22:38:11 +08:00
另外,虽然小鹏 G6 的单踏板模式比特斯拉调教的差很多,我平常还是会用单踏板模式,因为城市道路不用频繁在油门刹车间切换真的轻松多了。
|
36
weiming 2023-10-17 22:42:43 +08:00
@jjxtrotter 其实我开凯美瑞只要舍得踩油门,在城里头也随便超车,毕竟大部分车都是龟速或者玩手机
|
37
czwstc 2023-10-17 23:12:39 +08:00
6 月提车 ModelY ,上班约 50 公里。四个月开了一万七千公里了。
AMD 的车机,也死,但是反应很快,使用标准动能回收(就是强)。 也有上汽荣威的纯油,明显 ModelY 车重,悬架稳。 开 ModelY 的时候,逻辑和油车完全不一样,但是我切换也比较习惯,因为开起来体验完全不同。包括特斯拉虽然日常不用踩刹车,但是踩刹车是有肌肉反应,不会有问题。 关于刹车,我觉得至少在我这里和习惯没啥关系,一个是高胎压,高车重,显然环氧和湿滑地面更容易打滑,这个是没办法的,开特斯拉的动力十分强,所以很多人第一辆车上特斯拉喜欢开很快,觉得车辆动力就是这样强劲的,电机和发动机是不同的,但是刹车的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受限于地面的物理状态,非标准路况,比如湿滑的环氧,车子都分危险,尤其是高胎压高车重和速度太快的驾驶员。 |
38
kawaiidora 2023-10-18 00:48:38 +08:00 via Android
抛开踏板和刹车问题不谈,取消灯光拨杆,转向灯放方向盘按键上,就把我劝退了。相比之下屏幕换挡还能接受,毕竟自动挡不会频繁操作
|
39
cmdOptionKana 2023-10-18 08:31:24 +08:00 1
@jjxtrotter
> 我认为突发情况下,从电门切换到刹车的那个 1 秒左右的反应时间内,动能回收已经可以提供一部分减速动作,基本可以弥补油车“备刹车”反应。 一秒反应时间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单踏板模式(或称为动能回收模式)在这 1 秒里无法依赖条件反射,无法依赖肌肉记忆,而正常的油车只需要自然反应“踩!”就行了,符合人体的原始冲动。先收再踩,明显不是应对紧急情况的合理操作。 单踏板模式(或称为动能回收模式)对驾驶员是有要求的,你很优秀,你开特斯拉就自动执行特斯拉的逻辑,开油车就自动切换成油车的习惯,但别人可能没你那么优秀,一秒的思维混乱足以酿成事故。涉及安全的事情肯定是对驾驶员的要求越低越好,使更多不同水平的人都能提高安全性。 |
40
jacyl4 2023-10-18 09:57:08 +08:00
我喜欢本田混动的动能回收设计。
用拨片换档的位置调,左拨片加强动能回收,右拨片减弱动能回收,可调四档。 刹车踏板的前一小段也是动能回收。 运动模式下拨片调节动能回收力度后是固定的,其他模式加速或匀速运动时,会自动取消动能回收。 唯一缺点是运动模式下,彻底关闭动能回收有点慢,需要长按减动能回收的拨片 5 秒。 |
41
Tink 2023-10-18 11:16:11 +08:00
其实右脚挺累的,我开了 4 万左右了,标续 Y ,左脚很轻松,右脚很累,需要悬着,否则急减速不舒服
下雨+环氧地坪,我一般是下地库前,就把车刹停了;这个速度慢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新手碰到震腿会很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