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说 3 遍
第一遍: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说一下发表该文目的
第二遍: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说一下发表该文目的
第三遍:在进入正文之前,我先说一下发表该文目的
文章 3600 字,速读只需 9 分钟,接下来进入正文
永远记得第一次被 ChatGPT 震撼的时刻,在 2023 年 2 月 3 日的下午,同事在群里发布了一张 SQL 查询的问答截图,我认真看了回复,觉得答复者水平挺高的,但被告知这是 ChatGPT 给出的答案时,自己的脑海中不禁嗡地一声,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自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涌现出令人震撼的 AI 技术,例如文生图的 Midjourney ,可以语音交互的 4o ,可以文生视频的可灵等等,那段时间,自己的内心极为复杂,一方面被各种 AI 应用深深震撼着,充满兴奋,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一角,极度耀眼!另一方面,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 AI 一时难以适从,不知所措。总之这两种情绪不断涌现,反复交织,最终都化为了深深的焦虑:AI 时代,我会被淘汰吗?我长期以来的很多坚持还有意义吗?
最近,随着 DeepSeek 的火热,我的焦虑却已经消散,因为经过 1 年多的思考,我渐渐理清了几件事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论 AI 的智慧水平还是机器的灵活程度,都会无限逼近人类,甚至反超,最终把人类远远地甩开。接下来的讨论仍然以 AI 尚未全面超越人类为前提,原因有两点
第一:机器完全超越人类的时间点不可预测,至少未来五到十年内很难实现,而对于个体而言,五年后的生活太过遥远,讨论起来没有太多意义。
第二:如果机器完全超越了人类,现有的社会规则与结构大概率会被颠覆,而我无法脱离现有的社会规则去思考未来的事情。
下面我来分享自己的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与批判。
起初,标题中的这句话并不能减少我的焦虑,正如「坚持就是胜利」「知识改变命运」「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等道理一样,它们只给出了结论,却没有阐述具体原因或适用场景,所以说服力有限。为此,我想给标题的内容,添上一个令人信服的注解!
在 AI 完全超越人类之前,它依然在人类的掌控之中,这也意味着 AI 只是一个满足需求的工具,而工具无法决定自己的使用方式,更无法为结果负责,所以,在 AI 时代,人的作用依然无可替代!以 AI 翻译为例,我们在浏览网页,翻阅书籍与论文的时候,可能会直接采纳 AI 给出的译文,但在回复邮件或编写论文的时候,我们敢完全依赖 AI 的翻译结果吗?哪怕 AI 翻译得再准确,最后依然需要人来把关,因为一旦出错,担责的是我们自己,而非 AI 。
人的竞争力与其创造的价值密切相关,在规定的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越多,其竞争力就越大,而 AI 是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就像战争中枪炮与刀剑的区别,初期枪炮威力可能并不比刀剑更强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仅仅是 AI ,历次的工业革命所带来新技术,都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较于停留在过去的人,掌握新技术的人往往会呈现碾压之势!
第 2 部分提到,AI 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工具,人的需求越多,所需要的岗位就越多,需求的源头来自于人们的欲望,而人的欲望恰恰是没有尽头的!
对于同一个需求,人们总会追求更好的实现方式,以运输为例,最初人们只能手抬肩扛,后来使用牛马驮运,再后来发明了汽车、火车跟飞机,虽然交通工具一直在升级,但是运输的需求从未消失,未来人们会继续追求速度更快、运力更大、安全度更高、成本更低的交通方式。在新旧技术迭代的过程中,旧的岗位会被新的岗位替代,例如马车夫变成了司机,如果未来实现了无人驾驶,司机可能被无人汽车操作员取代。
当一个基本需求被满足后,人们总会激发更细粒度的个性化需求,以饮食为例,最初人们的目标仅仅是吃饱,到后来要求干净卫生,再到今天追求的营养健康,每当上一层级的需求被满足后,人们总会释放出更高阶、更细致的需求。而每个需求背后,都会催生出很多个岗位,甚至一个行业,例如人们对味道的要求催生出了味精等调料行业,人们对食物新鲜健康的要求催生了冷链和保鲜等行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受益,进而扩大了每种需求的受众群体,以摄影为例,在相机发明前,只有贵族和富商等少数群体能通过画面记录生活,而相机的发明使得这一服务进入了普通人的世界。近些年,随着手机的普及,每个人都能轻松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画师、摄影师的数量反而因为相机和手机的普及而增加了,因为人人都体会到了记录生活的乐趣,进而扩大了高阶记录的人群基数,从而需要更多的画师与摄影师。
所以在 AI 时代,随着人们释放出更多的需求,岗位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减少!
虽然在 AI 时代,工作岗位会增多,但新岗位的产生速度与旧岗位的淘汰速度并不一致,令人恐惧的是,许多旧行业的淘汰在时代的大浪面前发不出一丝声响,比如大家多久没看过报纸了?又有多久没买过碟片了?之前看似牢不可破的行业,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减少了,甚至消失了,所谓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会不打。
在第 2 部分着重强调了 AI 的工具属性,我们作为 AI 的使用者,要尽量避免成为只会执行命令的工具人!所谓工具人,就是上级说啥就是啥,自己只管无脑冲,方案、方法、路径都依赖别人,而自己的优势仅仅是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件,高效处理重复性的工作,例如修图、数据获取、会议整理等,而这些看似专业的技能壁垒,在 AI 面前会逐步瓦解,渐渐消失。
如何避免成为工具人?这里提供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多想想自己在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真的重要吗?优先级真的高吗?当下的方法是最优路径吗?
诚然,在未来的几年,我们的工作大概率仍是以执行为主,但是脑子需要先迈出一步,不然当所有软件都能低门槛甚至自动化操作的时候,我们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在未来几年,我们每人都会配备几个 AI 助理,小到生活的日程安排,大到复杂的任务处理,这些助理都会帮我们完成,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让这些助理干什么,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类似于现在的公司管理,有些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而有些则每况愈下。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真的是公司员工的能力差异导致的吗?未必,关键在于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做事效率,而这跟公司老板的决策与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未来 AI 助理做的事情,也决定了我们自己的竞争力!
好老板的必要素质有很多,但下面三点必不可少
找对方向,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所谓的商业,就是别人为你的产品或服务买单,但前提是你的服务或产品能解决别人的问题!如何发现用户的痛点,最好的方式就是深耕一个行业,并从中寻找突破点,详情请参考:
清晰地表达需求,你需要跟团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目标与预期,以 DeepSeek 为例,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沟通内容,得到的回复会大相径庭,例如,在 DeepSeek 中输入下面两段提示词,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回复,所以如何高效地跟 AI 沟通,也是当下的必修课!
我想学习心理学,给我点建议
我是一名心理学爱好者,目前是小白状态,想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目标是做一名心理咨询师,你需要帮我罗列详细的学习计划与执行路径
有效地评估结果,当别人将成果摆在你的面前,如何判断好坏?如果没有鉴别能力,哪怕遍地黄金,你也会视而不见。以互联网信息为例,网上充斥着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英伟达的股票价值评估,2023 年就有很多看涨的预测报道,你捕捉到了这些比黄金还有价值的信息了吗?亦或在「胡鑫宇」「胖猫」等网络事件中,你被谣言蛊惑了吗?
越是在信息繁杂的时代,越得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无论是结果评估,还是信息甄取,都是如此!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是提高辨别能力的重要途径!
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快速且持续地学习,这里也顺便回答一个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像外语、文学、绘画等这类极易被 AI 替代的技能,还有没有学习的必要?
我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你想在相关的领域发展,依然有深入学习它们的必要。如果不去学习,我们根本无法评估 AI 的产出结果,更没办法为之负责!
然而,生产者与评判者的学习方向有很大的区别,以绘画为例,画家要精通颜料的特性与笔触的控制,而艺术评论家则着力于符号的解读与时代精神的分析,生产者需要的知识更加的纵深垂直,而鉴赏者知识则需要更加的全面发散,并且带有很强的批评性!可能现阶段我们的主要角色依然是生产者,但是要做好当评判者的准备。
在 AI 时代,学习成本会变得非常低,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获取某个行业的知识脉络,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定制高效可行的学习路径,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之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在面临 AI 冲击的那段时间,自己的焦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另一方面还担心自己赶不上 AI 这波浪潮,毕竟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而如今 AI 的这股风已经开始吹了,而我的抓手在哪里呢?
后来,我渐渐想明白了,能够在时代风口被吹起来的,并不是那些毫无准备的猪,而是在那些善于发现行业问题,深知用户痛点的人!所谓抓住时代机遇,无非是社会的发展,给予了他们更好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工具,如果只是疲于追逐各种风口,而忽略了自身的提升,那才是真正的本末倒置!
![]() |
1
murmur 3 天前
AI 时代,岗位只会越来越多?
我对这个持怀疑态度 内需拉不起来 AI 能解决什么问题 尤其是国内,从来就没有版权保护,大家都习惯了白嫖,AI 成了企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不带 AI 白嫖都不用你家的 百度的文心一言想收费不是惨败,结果现在百度用了 deepseek |
![]() |
2
fanjinzhongju952 3 天前
这是在琢磨新的 AI 系列课 准备卖课呢
|
![]() |
3
MAGICY OP @murmur 首先欢迎有理有据的批评,我的逻辑如下
1. 在 AI 尚未完全替代人的前提下,每个岗位都终端都需要人来为结果负责 2. AI 会让人们释放出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在需求越来越多,并且每个需求都需要人来把控的情况下,催生的岗位也越来越多。 另外关于内需的问题,我觉得内需的前提是大家得有钱,并且市面上的产品也要好,这样才能促进大家消费,关于这两点,我一点都不担心,我的依据如下 1. 目前国家正在产业升级,新能源车、通信、AI 、高端设备制造(例如大飞机、船舶等)都已经渡过了艰难期,目前已经有了井喷之势,这样能创造越来越多的高薪岗位 2. 产业升级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商品的质量越来越高,例如现阶段新车中,新能源的占比已经超过了 50%,国人会越来越多的选择国内的商品 |
![]() |
4
MAGICY OP @fanjinzhongju952 我已经把目的写的很清楚了,但我不介意再给你说一遍
1. 我写的内容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思考,希望对一部分人有用参考价值 2. 我希望能够通过优质的内容,为我的公众号涨涨粉,但是只会在结尾放上公众号的二维码,因为我想让读者先评估内容的价值,再思考要不要关注我的公众号 |
5
iOCZS 3 天前
过于乐观,不可否认 AI 会产生一些基础岗位,但是应用层面却变为牛马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也就是更卷了。
|
![]() |
6
MAGICY OP @iOCZS 我不认为 AI 只会产生基础岗位,相反,会催生出更多高端的岗位,之前那些重复机械的工作会大量交给 AI ,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电与内燃机的普及让大量的手工劳作被机器替代,让更多人有了办公室的可能(白领阶级),目前 AI 尚处于萌芽期,但是随着 DeepSeek 的大规模应用,各行各业都会被 AI 赋能,这能让更多的人从繁杂的事物中抽离出来,专注于思考与创新,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
![]() |
7
musi 3 天前
这波 AI 除了股市泡沫,基本上没有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你为什么会觉得需求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多?
我没记错的话 GPT3.5 在 22 年底的时候火了,现在是 2025 年了,现在与那时候相比诞生了什么新岗位吗?多了什么新需求(除了股市泡沫)吗? |
![]() |
8
wxw752 3 天前
|
![]() |
9
wusheng0 3 天前 via Android
第 3 大点拿去问问 AI ,都能分析出一堆逻辑问题。
不太想太有攻击性,单纯从文章价值来说,如果是论证就贴数据贴论文,不论证就讲讲怎么实操,比如看过一篇文章也是讲得 AI 焦虑,但主要讲自己从前端转 AI 产品经理的经历,怎么在公司推广落地,还列举了下面的场景: - TOB 的管理系统,新用户没办法很好的知道产品中有什么功能,可以直接通过 AI 助手来唤起、使用对应功能。 [我很喜欢这个,典型的 GUI 升级 LUI 的场景] - 产品售卖,通过 AI + 埋点的技术,实时分析用户的行为,在恰当的时机向用户推送 VIP 折扣。 - 电商详情页浏览助手。 [页面上的 AI 助手,也是这两年很多产品已经落地了的选择] - TOC 的评论页面,AI 拥有很好的控评能力 - 智能问答产品, [我们认为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产品,跟 AI 比起来,现在市场上所有的智能问答产品,都不够智能。都应该被重做升级!] - 多模态能力会带来的全新产品。 [情感陪伴是目前最为广泛且收益较快的赛道。] |
![]() |
11
MAGICY OP @musi 首先从 chatgpt3.5 发布到现在,也才不到 3 年,我比较乐观的原因是历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都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些技术在发明初期,基本都遭到大家的质疑,例如马车夫抗议汽车带来的失业。一般来说一个新技术的发明到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都需要几十年的发展过程,即便 AI 发展的再快,至少也得 5-10 年,所以我的观点是不着急。
你刚才举的泡沫案例,互联网在 2000 左右也经历了巨大的泡沫,但是在之后的 20 多年,催生了非常多的科技巨头,也带来了大量的高端就业,AI 也一样 |
![]() |
12
wxw752 3 天前 ![]() @MAGICY #10 你那三遍被我自动忽略了,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浪费时间看这种免责声明一类的东西吧。真心希望站点能加个规定,这种带有目的性的帖子以后能有要求发到推广区。
而不是被标题骗进来,浪费我时间点进来被正文喂一大口难以下咽的东西。当然,难以下咽只是个人感觉 |
![]() |
13
MAGICY OP @wusheng0
首先,非常欢迎有理有据的讨论,确实没有必要攻击啥的,毕竟都是打工人,文章如果不合你胃口,直接把我拉黑就是了。 其次,不瞒你说,我之前还真当过老师,当时教书的时候,有些学生喜欢听学习方法,比如如何调整心态,如何规律作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然后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有些学生喜欢听解题思路,例如常见的几何模型,代数的计算技巧等等。 这两类学生偏好不同,但是也没有好坏之分。如果你想听 AI 具体的落地方案,文章中确实没提到,但是对我来说,思想的转化对我更受用。 |
![]() |
14
MAGICY OP @wxw752
确实,对于文章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觉得是一坨,有人觉得还挺好的,你要觉得文章不对你胃口,可以直接我把拉黑的,但是从后台来看,也有不少人收藏了这篇文章,说明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
![]() |
15
icemaple 3 天前
自以为是,评价为水平不如 AI
|
![]() |
16
wxw752 3 天前
@MAGICY #14 是的,但是论坛嘛,你可以发我可以评论,我没法让你不发帖,你也没法指导我看到辣眼睛的“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这就是言论自由。
我选择回复,就是对标题党宣泄一下耽误我时间的不满。 |
17
redbeanzzZ 3 天前
生产力的进步在一开始肯定是会让工作岗位的减少,后续可能会有新的类型的工作岗位出来,但出来多少个,绝对是难说的。现在就我这个前端情况,我原本两天活现在 ai 加持半天就做完了,我的老板如果知道了他想的一定是降本裁员先
|
![]() |
19
MAGICY OP @redbeanzzZ 所以才要学会当老板啊,文章中也着重提到了这一点
|
![]() |
21
wxw752 3 天前
@MAGICY #18 就是...怎么说呢,我这类人,在这个网站看到这样的标题,主观上觉得你会分享一下在公司上着班发现 ai 很牛逼,然后岗位变少了或者被裁了,然后换工作了之后现在用 ai 怎么样怎么样了,或者想开了,就是那种比较接地气的分享心得。
结果一看,好嘛,你的文章非常的米其林大餐,非常的不接地气,可能这种端着的文章 V 站的受众会比你想的还要少。 |
![]() |
23
b1u2g3 3 天前 ![]() 乱发在“随想”下,拜托尊重一下读者好么
恰饭不是错,姿势太丑,踩。 |
![]() |
25
MAGICY OP 我选择的版块是「问与答」,我咋知道文章最后被分配到「随想」了……但是这确实也是我的想法,被分到「随想」貌似也没啥问题
|
27
K332 3 天前
图片漏名字了,叶先生
|
![]() |
31
psklf 3 天前
举报了。垃圾内容。
|
35
ererrrr 3 天前
写的还行吧, 确实有点太仙不够接地气
我理解文章说的关键是在转变接住新时代? 问题在于,可能转变能力不如年轻人 中年往上,有一大部分人肯定是希望在车上锁车门的 淘汰的太快, 经济也不好, 车跑不动了, 让大部分人难受 |
![]() |
36
defunct9 3 天前
分享琥珀创想的沙雕日常—老板打断了员工的腿,另外我们还在招人,感兴趣的可以来围观。 这是楼主的发帖。
|
![]() |
37
Zenyet 3 天前
|
![]() |
40
Livid MOD @Shura 谢谢,这个主题已经被移动到 /go/promotions 并下沉。
|
![]() |
41
YJi 3 天前
马车夫能直接变成司机啊 (狗头
|
![]() |
42
voidmnwzp 3 天前
目前的现状就是 ai 已经让不少企业缩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