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cmdOptionKana  ›  全部回复第 12 页 / 共 560 页
回复总数  11187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560  
33 天前
回复了 yiming1888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人的话,算不算是“永动机”?
人类历史还没有地球长。

不说人类,地球上的任何生物,从单细胞开始进化到恐龙,恐龙灭绝,后来出现人类…… 这全部加起来都没有地球的历史长,地球一直不停转动。又是自转又是公转的。

你说地球算不算永动机?
谁是朋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中年最大的敌人是“责任感”,是它在害你。
情绪稳定有两种原因:1.能力强大; 2.要求低、没有追求。

如果是原因 1 ,那自然幸福。但如果是原因 2 ,那就不好说了。
34 天前
回复了 microka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微软拼音繁体输入问题
小狼毫吧,安装也很方便。
35 天前
回复了 movq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你们看(中文)视频能离开字幕吗?
但是,其实所谓没字幕听不懂,有夸大成分,很多人是故意这样说(喜欢夸大)。

日常聊天不也没字幕,还不是正常聊天。
35 天前
回复了 movq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你们看(中文)视频能离开字幕吗?
广东话听得很轻松,因为音调更多,同音字更少。
35 天前
回复了 vasto 创建的主题 随想 造谣真是一个不戳的污蔑手段
挺好的,物极必反,谣言多了大家就免疫了。
@falcon05 最典型的就是超导的机制,就解释不了,目前寻找超导材料只能一个个试,就算试出来了,也只知道这种材料在什么条件下能呈现超导现象,但两种(多种)超导材料之间的共性还没有找到。还有 “玻璃为什么透明” 也存在疑点。

另外,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也只是猜想,量子纠缠(以及许多量子效应)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的阶段,要问为什么,只能回答不知道。
36 天前
回复了 Canglin 创建的主题 生活 不想做女友的情绪垃圾桶是我的错吗?
思考方向错误。不应该区分谁对谁错,而应该看双方是否合适。
36 天前
回复了 gransh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AI 时代,纠结还要不要深入学 Java
> 如果直接定目标要做什么,然后靠 ai 搞定

这是你的猜想还是事实?如果真的能做到,那还不赶紧做?不急着赚钱吗,如果不缺钱,那倒是可以慢慢研究 Java ,开心就好。如果缺钱,那还等什么,究竟缺不缺钱啊。
看到附言

> 科学无法解释的东西可太多了……能解释得了的,就是科学,解释不了的就是迷信。

错了,这个对科学的理解,大错特错。
但也因为你暴露了这个错误认知,所以你为什么会执着于把科学和玄学混在一起思考也就能理解了。

先说两个重点:
1. 科学的目的不是解释现象
2. 科学是方法论

宗教、玄学、迷信等等,通常提供的是“解释”,是给人一个“答案”,使人心安。
但科学不是啊,科学并不执着于答案,科学更关心问题,而且非常鼓励大家去推翻“原有的答案”,科学希望发现我们认知上的错误,为此还特意设立了诺贝尔奖之类的各种奖项,给 “证明我们原来错了” 的人金钱和荣誉。

解释是很容易的,根据已有数据建立模型,这对于数学家(甚至小说作者)来说简直不要太熟练,科学的志向怎么可能这么低?科学要的的“预测”啊。一个理论,能解释根本不算本事,能预测才是牛逼。相对论为什么能被承认站在牛顿力学之上?正是因为相对论的预言更准确。如果相对论预言精度比牛顿力学差,那任凭它再精妙也没用。现在“超弦”理论就面临这个尴尬,理论上已经很强大,能解释很多已知现象,但它的预言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证实,这才导致“超弦”理论得不到很大尊重。

另外,科学是方法论,重点是“操作过程”,而不是结论。我们说牛顿力学是科学的,是日常口语的说法,是简化的、不精确的。更准确的说法是“研究牛顿力学的过程是科学的”,如何一步步推理、如何一步步验证、如何经过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反复重现,这个过程才叫“科学”,而不是说牛顿的结论是科学。

如果牛顿拍脑袋说“万有引力,万物互相吸引”,结论正确,但他不提供推理过程,没有人去做试验验证,没有人提出公式和测量其精度,没有大量的人去复现,没有人能用这个理论来预言,那即使结论正确,也不是科学。

因此,“解释不了的就是迷信” 这个说法也是错的,解释不了没关系,如上所述,科学并不是太关心解释(量子力学里解释不了的事情多了去了),解释不了没关系,你这套有没有预言能力呢?研究过程的推理严谨吗、实验做了吗、能复现吗,这些才是关键,只要能做到科学的过程,又有预言能力(精度高),那就是科学啊。

反之,如果推理不严谨、实验没有、复现时灵时不灵、又没有高精度预言,你还信?都这样了还要信,这不是迷信那什么才叫迷信?
@F798 并不是字数少就等于简单。你自己也说了,“求真”包含很多种情况,我尽量往具体方向走,但你却坚持往抽象方向走。

那我用一个“道”字解释万物如何?你说这样说话是把事情将清楚了,还是把事情讲迷糊了?



> 比如我想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不需要别的目的,就是想知道,这就是求真

一个人说两个字“求真”,你知道他究竟想做什么吗?不知道。在我逼问之下,终于说出来了,哦,原来是 “想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那就直接说这个目的啊,多么清晰的话语,偏偏藏着掖着,只说“求真”,你猜去吧。

我的逻辑很清晰:第一明确目的,具体目的,“想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可以啊,那为了实现这么目的,选择唯物主义、物理学、还是玄学、风水学,这必须明确了目的才能选择工具。

我的逻辑不难懂吧?

难道你提倡不管回答什么问题,就回答一个字“道”?
我以前也怂,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就是先喊一句“不要插队!”,如果对方很凶,那我再认怂也不迟。

实践了很多次,结果没一次遇到凶的人,多数人插队的人的心态其实也是 “先试试插队,有人骂我再走开也没事”,说白了其实他比你更怂。
@F798 你说 “有时候求真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所以求真不需要目的”,你自己看看,有没有自相矛盾。

我认为更通顺的逻辑是:求真中的“真”不是固定的,有时“提高粮食产量”就是真,那么针对这个具体目的,就那工具去尝试吗,看看科学好用还是求神拜佛有用,还是用心理学催眠有用,这个尝试的过程就是“求”。

采用我的逻辑,目的和手段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把话绕来绕去把事情说复杂呢。
如果连“为什么要选择唯物主义”都没有思考过,那所谓的坚定相信,就是假的相信啊,骗了自己而已。
@F798 什么是“真”,你要求真,总得定义什么是真吧?

还有什么是“求”,依我看,胡乱猜想不是“求”,要真的想求真,总得认真读点相关的书吧,哲学的、宗教的,是有一些经典书籍的。嘴上说求真,行动上不学习,那是言行不一致啊。
@Eddiegaao 我问的不是你发这个帖子的目的,而是你选择使用唯物主义或选择使用玄学,你做这个选择是什么目的。

你说 “曾经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也动摇了”,如果你连为什么要选择唯物主义都没有思考过,那动摇不就是必然的吗。
唯物、科学、唯心、宗教、玄学等等,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首先你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工具去尝试,能实现目的就行,管它黑猫白猫。

所以,你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连目的都没搞清楚,那讨论工具岂不是很可笑吗)
@follow 有这个可能,希望大家专心搞生产,少去管上层的事情。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560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73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78ms · UTC 12:12 · PVG 20:12 · LAX 04:12 · JFK 07:1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